宁从赵晔探诗细,不向王充索论衡。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雕虫(diāo chóng)的意思:形容过分追求琐细小事,而忽略大局。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累牍(lěi dú)的意思:指写得很多,字迹很多。
历落(lì luò)的意思:历史的兴衰更替。
露形(lù xíng)的意思:指隐藏的事物或真相被揭露出来。
论衡(lùn héng)的意思:指以辩论、论证等方式来衡量、评判事物。
清谈(qīng tán)的意思:指清雅、高尚的言谈交流方式。
情灵(qíng líng)的意思:指情感敏感、富有灵性的人或事物。形容人的情感细腻、感觉敏锐。
无成(wú chéng)的意思:指没有成就、没有成就的人。
萧疏(xiāo sh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稀疏、冷落、荒凉。
月露(yuè lù)的意思:指月亮的光辉透过云层或树枝的缝隙透露出来,比喻事物已经显露出端倪或事情已有迹象发生。
丈夫(zhàng fū)的意思:指已婚男子,也可用来泛指男性配偶。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于鉴之的《杂感十首(其十)》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学创作的态度和对世俗观念的超越。首句“亦解雕虫世所轻”表明作者虽然擅长雕琢文字(这里指诗歌),但并不满足于被世人轻易忽视的雕虫小技。他强调自我表达的重要性,不愿压抑情感:“丈夫肯自壅情灵”。
接下来两句“宁从赵晔探诗细,不向王充索论衡”,诗人表示宁愿像赵晔那样深入探究诗歌的细微之处,也不愿像王充那样追求繁琐的理论争论。这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精深的理解。
“俗问萧疏难竟绝”一句,暗示了诗人面对世俗的质疑和疏离,但他并不轻易妥协,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思考。“清谈历落故无成”则表达了他对于空谈无果的清醒认识,认为只有实际行动才能有所建树。
最后两句“将歌小已吾谁怨,累牍何妨月露形”,诗人表示即使自己的诗歌可能不被大众广泛接受,他也愿意真实地表达自我,不拘泥于形式,让作品如月露般自然流露。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以及在世俗压力下坚守自我风格的决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