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水初涵夜,长天尽作秋。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月 夜 游 太 湖 明 /高 启 欲 寻 林 屋 隐 ,还 过 洞 庭 游 。远 水 初 涵 夜 ,长 天 尽 作 秋 。湖 如 青 草 阔 ,月 似 白 莲 浮 。万 壑 风 传 笛 ,三 更 斗 挂 舟 。叶 应 随 鸟 散 ,山 欲 趁 波 流 。浩 荡 吾 何 适 ,鸱 夷 不 可 求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莲(bái lián)的意思:指伪善、虚伪的人。
波流(bō liú)的意思:形容事物连续不断地发展变化。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长天(cháng tiān)的意思:长时间,漫长的一天
鸱夷(chī yí)的意思:指人心险恶,作恶多端。
洞庭(dòng tíng)的意思:指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
风传(fēng chuán)的意思:指消息传得很快,迅速传开。
浩荡(hào dàng)的意思:形容气势宏大,浩大雄伟。
何适(hé shì)的意思:指行为举止得当,适合情况
林屋(lín wū)的意思:指繁荣昌盛,人口众多的地方。
鸟散(niǎo sàn)的意思:指众多的鸟飞散或离开。
青草(qīng cǎo)的意思:指年轻人或者未经世事的人。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月夜游太湖》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秋夜湖景图。首联“欲寻林屋隐,还过洞庭游”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决定游览太湖以寻求心灵的宁静。颔联“远水初涵夜,长天尽作秋”写出了湖面在夜晚的静谧,远处的水面映照着夜色,广阔的天空仿佛被秋意染成一片苍茫。
颈联“湖如青草阔,月似白莲浮”运用比喻,将湖面比作宽广的青草地,月亮则如洁白的莲花漂浮其上,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月夜下的湖光月色。接着,“万壑风传笛,三更斗挂舟”描绘了湖面上微风吹过山谷,带来悠扬的笛声,深夜里,月光照亮了船头,如同悬挂在天际。
尾联“叶应随鸟散,山欲趁波流”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的动态美,树叶随着鸟儿的飞翔而飘落,山峦似乎也随着湖波的起伏而移动。最后,“浩荡吾何适,鸱夷不可求”诗人感叹人生的无常和理想的难以追寻,表达出一种超脱而又无奈的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夜下太湖的美景,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展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现实中的迷茫。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马头者故贵人家侍儿流落钱塘谢长深有诗余和之
谢君马头歌老孀,彼神司蚕宿在房。
合精月驷耀吐芒,衣被天下为文章。
岂有所思下土方,学施朱铅试新妆。
黄金约腕珠作珰,步摇之冠云锦裳。
凉州蒲桃紫雪浆,华堂燕坐飞琼觞。
人生富贵岂有常,朝为名花侍侯王,暮为小草委路旁。
皱面如靴不复光,空悬泉刀金错囊。
却思故步心自伤,星宫之乐乐无央。
儿曾举酒为余寿冰以喜之
我生之初日龙?,我生之后在鹑咮。
大郎善事心弗渝,为爷举酒称翁寿。
翁颜有喜儿亦欢,花插双髦舞斑袖。
六彝共是宗庙器,宁我此郎非虎蜼。
百年门户乔木残,本根正赖枝叶茂。
我今得尔我心安,愿尔有儿昌尔后。
风泾之东有鹳鸟作巢白莲寺其雄为人所执众鹳挟他雄偶其雌弗从破巢啄鷇而去市人怜之为求故雄使复合梁邦彦作义鹳行余和之
有鸟有鸟亡其俦,其雌栖栖方独忧。
不知何处来野雄,远挟众势刚相求。
彼雌决决不可强,巢鷇覆败无一留。
市人闻之共悽恻,为求故雄使相收。
归来哀叫声欲死,天地有情当泪流。
物有定偶性则然,此鸟何必非雎鸠。
重为周南歌窈窕,人道凋弊有是不。
寄陈守中
刁刁霜下枝,燮燮风中叶。
迢迢良夜深,恍恍佳梦接。
雅怀东里君,清心进玄业。
楼居似仙人,逍遥远嚣杂。
天辰不可攀,海水不可涉。
吾独走尘间,风雨书一箧。
手把昌阳根,谁能便衰飒。
湘也几日来,看花引杯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