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表里(biǎo lǐ)的意思:指外表和内心不一致。
车马(chē mǎ)的意思:指车马奔驰,形容忙碌、繁忙的场景或生活。
此生(cǐ shēng)的意思:指一生、一世、终身。表示此生的时间范围,强调某种情感或决心将会贯穿整个人生。
膏粱(gāo liáng)的意思:指享受奢侈生活,沉迷于酒色财气之中,不务正业。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家声(jiā shēng)的意思:指家庭的声誉和声望。
精诚(jīng chéng)的意思:指心灵纯粹,情感真挚,态度真诚。
肯堂(kěn táng)的意思:表示愿意接纳、欢迎对方到自己的堂屋中,形容待人热情好客。
门阅(mén yuè)的意思:指门前的阅览室,比喻学问渊博,见多识广。
名公(míng gōng)的意思:指有名望、有才能的人。
清白(qīng bái)的意思:指品行纯正,没有污点或瑕疵。
题扁(tí biǎn)的意思:指对别人的事情进行批评或指责,表达不满或不赞同。
无忝(wú tiǎn)的意思:没有羞耻心或愧疚感,坦然无愧
殉义(xùn yì)的意思:为了坚守信仰、原则或理想,甘愿牺牲自己生命的行为。
一同(yī tóng)的意思:一同指的是一起、共同。
终始(zhōng shǐ)的意思:终点和起点,从开始到结束。
自名(zì míng)的意思:
(1).自称;自命。 宋 苏轼 《辛丑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途中作口号》:“诗人如布穀,聒聒常自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京师沟渠极深广,亡命多匿其中,自名为‘无忧洞’。”《金史·陈规传》:“南渡后,諫官称 许古 、 陈规 ,而 规 不以訐直自名,尤见重云。”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做“杂文”也不易》:“虽然自名为‘文艺独白’,但照 林先生 的看法来判断,‘散文非散文,小品非小品’,其实也正是‘杂文’。”
(2).因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而闻名。《南史·文学传·吴均》:“先是, 均 将著史以自名,欲撰《齐书》,求借 齐 起居注及群臣行状。” 唐 韩愈 《张中丞传后序》:“ 翰 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 金 王若虚 《诗话》:“近岁诸公以作诗自名者甚众,然往往持论太高。”
(3).自通名姓。《后汉书·赵孝传》:“ 孝 既至,不自名,长不肯内。”
- 注释
- 肯堂:厅堂。
题扁:题写匾额。
自名公:自称公道。
门阅:门庭接待。
车马大:豪奢车马。
礼诗隆:礼仪诗书兴盛。
熟仁:深谙仁德。
膏粱味:美食滋味。
殉义:忠诚正义。
清白风:清廉之风。
无忝处:无愧之地。
精诚:真诚。
古人通:与古人智慧相通。
- 翻译
- 他在厅堂题写匾额,自称为公,要求内外言行一致。
他的门庭不以豪奢车马自夸,而是依赖礼仪和诗书来提升家族声誉。
他深知仁德足以赋予食物美味,忠诚正义能传承清廉之风。
他一生始终如一,无愧于人,真诚的心意与古人的智慧相通。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淳的作品,题目为《和陈侍郎韵寄题林尉肯堂》。诗中,作者以赞扬的态度评价了林尉肯堂的品行。他赞赏肯堂不仅在表面上注重名实相符,而且家中门第并不以豪富车马自夸,而是重视礼仪诗书的熏陶,显示出家族的良好声誉。肯堂本人仁爱宽厚,即使在富贵中也能保持简朴,他的忠诚和义气传递出清廉的风气。诗人认为肯堂的一生始终如一,保持着高尚的品质,其真诚和精诚之道与古代贤人相通。整首诗赞美了林尉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至日寄都下旧游
岁杪回阳候,天涯思客心。
关山愁里阔,云物望中深。
卧疾妨朝隐,归田分陆沈。
盘桓宁自负,衰谢苦相侵。
有志怅伊昔,无成嗟至今。
未能通一艺,讵解惜分阴。
荏苒看穷律,萧条对故林。
蓬蒿滋户牖,霜雪坏衣衾。
失侣方离索,迷涂更滞淫。
因声青琐旧,聊代白头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