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莫悲书大草,夜来灭烛似嵇康。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幻 明 /钱 谦 贞 闭 门 何 物 窜 萧 墙 ,或 有 凭 焉 喙 甚 长 。海 上 结 台 空 望 气 ,水 中 落 月 漫 拈 光 。赤 衣 未 必 能 驱 豆 ,白 石 谁 曾 见 叱 羊 。窗 外 莫 悲 书 大 草 ,夜 来 灭 烛 似 嵇 康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石(bái shí)的意思:指纯洁无暇、无瑕疵的石头。
赤衣(chì yī)的意思:指战士身穿的红色军装,也用来形容战士的勇猛和忠诚。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何物(hé wù)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的真实面目、本质;也可以用来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疑问、质疑。
望气(wàng qì)的意思:通过观察天象、气象等来预测未来的情况。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萧墙(xiāo qiáng)的意思:指室内寂静无声,没有人声和动静。
夜来(yè lái)的意思:夜晚到来;指在夜间发生或到达。
中落(zhōng luò)的意思:中落指遭受失败或挫折,失去地位或荣誉。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钱谦贞的《幻》诗,以寓言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虚幻之感的深沉思考。首句“闭门何物窜萧墙”描绘了一种封闭空间内,看似平静,实则暗藏未知的事物,暗示了现实中的不确定和潜伏的变故。次句“或有凭焉喙甚长”进一步刻画了可能存在的干扰者,其言辞犀利,寓意背后的势力或舆论。
第三句“海上结台空望气”借海上仙人筑台远望的典故,表达对未来的期待与迷茫,而“空望气”则揭示了这种期待可能只是虚无缥缈的幻象。第四句“水中落月漫拈光”则以水中月影的破碎摇曳,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希望的难以把握。
第五、六句“赤衣未必能驱豆,白石谁曾见叱羊”运用典故,暗示权力和智谋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甚至可能适得其反。最后两句“窗外莫悲书大草,夜来灭烛似嵇康”,以嵇康临刑前淡定洒脱的形象,劝诫人们面对困境时不必过于悲愤,保持内心的平静,即使在黑暗中也要坚守自我。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凝练,寓言深刻,展示了诗人对于人生幻象与现实困境的独特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