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石丛峰径,长松隐寺垣。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避俗(bì sú)的意思:避免陷入俗套和平庸,追求独特和与众不同。
长松(cháng sō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像松树一样挺拔坚强。
翠微(cuì wēi)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兰若(lán rě)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具有高洁的气质。
秋意(qiū yì)的意思:指秋天的气息或感觉。
山外(shā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嚣、宁静幽远的地方。
俗喧(sú xuān)的意思:指平常人们的嘈杂喧哗声,也用来形容庸俗的言行。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卧云(wò yún)的意思:比喻人才潜伏在暗处,不露锋芒。
无从(wú cóng)的意思:没有途径、没有办法
意好(yì hǎo)的意思:形容意愿或心情好,乐意做某事或接受某种情况。
阴秋(yīn qiū)的意思:指秋天天气阴沉、湿冷。
云根(yún gēn)的意思:指家族或组织的根基牢固,底蕴深厚。
桃花源(táo huā yuán)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群人远离尘嚣,生活在幽静、美好的地方。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顾奎光的《自山前步入草庵》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中隐逸图景。首句“山外多兰若”,以“兰若”(指寺庙或修行之处)暗示山中的清净之地,远离尘世喧嚣。次句“无从避俗喧”,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谁知翠微里,别有桃花源”,运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表达了在深山之中发现了一个如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之所,隐含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
“细石丛峰径,长松隐寺垣”细致地描绘了山径的景致,小径两旁是细石与丛峰,而远处则是隐没在松林中的寺庙围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两句“绿阴秋意好,吾欲卧云根”,通过“绿阴”和“秋意”渲染出一种宁静的秋日景象,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在此处归隐,与自然融为一体,过上闲适的生活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