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英宗皇帝挽词·其三》
《英宗皇帝挽词·其三》全文
宋 / 文彦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在隐推龙德重明帝华

蓼萧均泽及,四海詟威加。

就日方切,腾天驭已赊。

攀髯不可跂,泪目云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帝华(dì huá)的意思:指皇帝的华丽和威严。

方切(fāng qiē)的意思:指正面切磋,互相商讨学问或技艺。

就日(jiù rì)的意思:就是指当天、当日。

泪目(lèi mù)的意思:泪流满面,眼泪汪汪。

蓼萧(liǎo xiāo)的意思:形容草木凋零、景象凄凉。

龙德(lóng dé)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具有卓越的道德品质。

目送(mù sòng)的意思:目送指目光追随着目标的离去,表达了对别人离去的关注、思念或送别之情。

攀髯(pān rán)的意思:攀爬胡须。形容人物形象威猛、英勇。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云霞(yún xiá)的意思:指云彩和霞光,形容景色美丽壮观。

重明(zhòng míng)的意思:指重新明亮、光明无暇。

鉴赏

这首挽词以庄重的笔触,表达了对英宗皇帝逝世的哀悼之情。首句“在隐推龙德”,既点出了英宗皇帝的德行深沉,又暗示了其退位让贤的高尚情操。接下来的“重明协帝华”则进一步描绘了英宗皇帝在国家治理上的明断与和谐,与帝王之华相得益彰。

“蓼萧均泽及,四海詟威加”两句,通过“蓼萧”这一意象,象征英宗皇帝的恩泽遍及四方,使得四海之内皆感其威严与敬仰。这种威严并非武力的震慑,而是道德与智慧的力量,使得人们内心深处产生敬畏。

“就日心方切,腾天驭已赊”则表达了英宗皇帝对光明与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关切。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依然心系国家,渴望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但命运的限制让他无法亲自驾驭国家的大船,前往更远的未来。

最后一句“攀髯不可跂,泪目送云霞”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对英宗皇帝离世的不舍与哀痛。攀髯,即攀附龙须,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表达对逝者深切怀念的方式。泪目送云霞,则是将泪水化作天空中的云霞,寄托着人们对英宗皇帝的无尽思念与哀悼。整首挽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对英宗皇帝崇高品德和深远影响的追忆与赞颂。

作者介绍
文彦博

文彦博
朝代:宋

文彦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天圣五年(1027年),文彦博进士及第。历任殿中侍御史、转运副使等职。庆历七年(1047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平王则起义功,拜同平章事。皇祐三年(1051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1055年)复相。
猜你喜欢

次韵吴县博别后见寄·其二

昨夜江门咏月归,今朝又领衡山诗。

千仞冈头一振衣,乃见庐冈点化机。

(0)

界江八景·其二驿馆槐阴

槐阴覆庭日早午,小吏夜出迎当路。

长江阅尽往来人,淦水西边此槐树。

(0)

苍梧寄陈庸时馆浔州

山形西上水东流,独泛长江十日舟。

无翼可随飞鸟去,相思时复到浔州。

(0)

萧黄门书来见责久无书用旧韵答之

谏官一字照天涯,南海年年问钓沙。

沧波不与黄门信,笑杀龙钟百姓家。

(0)

杂诗三首·其二

人间骨肉薄秋云,一事朝来不忍闻。

何处青山封宿草,欲将衰泪洒孤坟。

(0)

卜日修外海赤泥岭祖墓值雨

冬雨坟头蒿已生,年年披草祭清明。

晚风吹落携锄艇,又听?辀隔水声。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