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涵万象广,静制群川溢。
若杯感玄喻,如带存丹策。
不息(bù xī)的意思:不断,不停止
不独(bù dú)的意思:不仅仅,不只是
宸恩(chén ēn)的意思:指皇帝对臣子的恩宠和恩惠。
帝王(dì wáng)的意思:指君主、国王或皇帝,也指统治者的权势和威严。
方书(fāng shū)的意思:指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观点,不拐弯抹角,直言不讳。
拱宸(gǒng chén)的意思:指协助君主治理国家的重臣或忠诚的大臣。
混茫(hùn máng)的意思:形容心思不清,迷茫无助。
积水(jī shuǐ)的意思:指因雨水长时间不排除而形成的水积聚的现象。
人力(rén lì)的意思:指人的力量或劳动力
日夜(rì yè)的意思:日夜指的是白天和黑夜,常表示时间连绵不断,不分昼夜。
设险(shè xiǎn)的意思:设立陷阱或障碍物来阻止或陷害他人。
守国(shǒu guó)的意思:守护国家,保卫国土。
疏导(shū dǎo)的意思:指引导和调节,使事物顺畅进行。
书轨(shū guǐ)的意思:指古代书籍的轨迹和记录,比喻历史、文化等的传承和延续。
水荡(shuǐ d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摇摆不定,缺乏稳定性。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天造(tiān zào)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具有与生俱来的天赋或天资。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万象(wàn xi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变化无穷。
万方(wàn fāng)的意思:形容广阔无边的地域或范围。
王都(wáng dōu)的意思:指国家的首都或者权力中心。
巍巍(wēi wēi)的意思:形容高大、雄伟、壮丽。
由来(yóu lái)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由来的来历。
舟楫(zhōu jí)的意思:指船和桨,比喻同舟共济、共同努力。
逐朝(zhú cháo)的意思:逐个朝代地过去,指历经朝代更迭,经历岁月的变迁。
这首明代诗人王洪的《大江》描绘了江水浩渺、气势磅礴的景象。首句“积水荡天地”展现了江水之广大,仿佛能包容天地,昼夜奔腾不息,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时间的流转。接下来的“深涵万象广,静制群川溢”进一步强调了江水的包容性和调节作用,它平静地掌控着众多河流,体现了自然的伟大和规律。
诗人进而将江水与人类社会相联系,指出“混茫谅天造,疏导岂人力”,暗示江河的形成和治理并非人力所能完全左右,而是大自然的杰作。接着,他提到帝王都城设立险要以守护国家,江水在这里扮演了交通和统一的象征,“四海舟楫会,万方书轨一”,意味着江河是连接各地的重要通道,也是文化交流的纽带。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皇恩的感激之情,以及对遵循德政的期许,“拱宸恩”、“朝宗迹”寓言了对朝廷的忠诚和对治国之道的敬仰。结尾处的“若杯感玄喻,如带存丹策”运用比喻,表达江水不仅承载着深刻的道理,也提醒人们美德的重要性。“不独险可凭,由来在务德”强调了德行才是稳固国家的根本,而非仅仅依赖险要的地理条件。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大江的壮丽景象,寓言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以及德政对于国家稳定的重要性,展现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