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知维月舫,更得近霜台。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传呼(chuán hū)的意思:传呼是指通过传递信息的方式传递消息,类似于现代的传真或短信。它强调了信息的传递速度和效率。
春漏(chūn lòu)的意思:形容春天降临时,水源充沛,泉水流出的声音。
风灯(fēng dēng)的意思:指在风中点灯,比喻处境危险,非常困难。
凫渚(fú zhǔ)的意思:凫渚是指鸳鸯在水中游荡的样子,比喻夫妻恩爱、情意绵绵。
高论(gāo lùn)的意思:指言辞高尚、论述深刻的言论或观点。
怀抱(huái bào)的意思:怀抱指抱在怀里,比喻对人或事物的关怀、照料。
将明(jiāng míng)的意思:指将要发生的事情已经显露出来,预示着某种情况即将到来。
披豁(pī huō)的意思:形容心境开朗,胸怀坦荡,无所畏惧。
上才(shàng cái)的意思:指人才出众、能力卓越。
霜台(shuāng tái)的意思:指严寒的冬天。
绣斧(xiù fǔ)的意思:指对于精美的东西进行雕琢、装饰,反而破坏了它原有的美感和实用性。比喻过分装饰使事物失去本来的朴实和实用。
- 鉴赏
此诗描绘了夜晚拜访淮阴中丞刘公的场景,展现了宾主间的高谈阔论与深厚情谊。首句“凫渚风灯乱”以动态之景开篇,营造出夜晚微风拂过水面,灯光摇曳不定的氛围,既渲染了环境的静谧又暗示了来访的不期而遇。次句“传呼绣斧来”则通过“绣斧”这一古代官吏出行的标志,形象地描绘了刘公的威仪与身份,同时呼应了前句的“风灯乱”,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画面感。
接着,“那知维月舫,更得近霜台”两句,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借代的手法,将淮阴中丞刘公所在的台院比作霜台,不仅凸显了其地位的尊崇,也暗含了对主人待客之礼的赞赏。同时,“维月舫”一词的使用,既是对船只的描述,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为后文的宴饮活动提供了背景。
“披豁闻高论,将明仰上才”则是对宴会中交流内容的高度概括。这两句不仅赞扬了刘公的学识与才能,也表达了诗人对与会者的敬仰之情,以及在这样高雅场合中畅所欲言的愉悦心情。最后,“华觞春漏永,怀抱故须开”则以宴会的高潮收尾,通过“华觞”(精美的酒杯)和“春漏永”(春夜漫长)的描绘,展现了宴会的热烈与持久,同时也暗示了宾主间情感的深化与释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拜访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宴会中交流与情感的深刻刻画,展现了一幅充满人文关怀与艺术美感的画面,体现了明代士大夫阶层的社交礼仪与文化生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其一甲午豫章和李思永
渺渺春江,迷望眼、蒲萄涨绿。
春过也、萧疏庭户,寂寥心目。
念远不禁啼鴂闹,愁多易遣修蛾蹙。
向小窗、时把彩笺看,翻新曲。晴昼永,便新浴。
相思泪,不成哭。空无言憔悴,暗销肌玉。
目断碧云无信息,试凭青翼飞南北。
听掀帘、疑是故人来,风敲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