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移席动,溪碧捲帘看。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断(bù duàn)的意思:不间断地、持续不断地
琅玕(láng gān)的意思:形容珍贵、美好的东西。
雷雨(léi yǔ)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的暴雨,也用来比喻事情突然发生或变化的极端情况。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三秋(sā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长短,用于形容等待的时间很长。
箨龙(tuò lóng)的意思:指聪明才智出众,有非凡的才能和智慧。
幽径(yōu jìng)的意思:幽径指的是幽静的小道或小径。
竹几(zhú jǐ)的意思:指人的智慧和才能如竹子一样高耸挺拔,不屈不挠。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潇湘馆内幽静而充满生机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条蜿蜒曲折的路径,引导着读者步入一片被湘云笼罩的神秘世界。路径两旁,翠竹与丛花相映成趣,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进一步深入,诗人通过“林清移席动,溪碧捲帘看”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人在自然中的互动与体验。清风徐来,竹林轻摇,仿佛在邀请人们移步换景;而远处溪水碧绿,帘幕轻轻卷起,似乎在召唤着人们去欣赏那流动的美景。
“不断三秋色,长疑六月寒”则表达了诗人对这里四季如春、气候宜人的赞叹。即使是在炎热的六月,这里依然保持着秋天的凉爽,让人难以分辨季节的变化,感受到一种超脱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箨龙应自起,雷雨响琅玕”两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界的生物以生命感。竹笋(箨龙)在雷雨中破土而出,琅玕(竹子)在风雨中发出清脆的声音,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寓意着生命力的顽强与不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潇湘馆内景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诗意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杂诗·其一
初日浴咸池,翱翔扶桑间。
魂魄荡元气,苍茫摇天关。
火龙喷赤血,出没游黄湾。
遂使阳和散,焕然遍尘寰。
愿挽羲和鞭,驰逐开心颜。
古来有十日,代出相往还。
千年沧海头,烧破蓬莱山。
所以古夷羿,仰射雕弧弯。
我欲一揽之,惜哉不可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