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赠冯令君尔韬初擢给谏二首·其二》
《寄赠冯令君尔韬初擢给谏二首·其二》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对弹初向赤墀阴,藏副先传碧岭岑

每念驹遐难絷足,因思鹄举倍怀音。

榕江梧掖三年梦,枫阙蓬门地心

一自长安誇日近,几回空望云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赤墀(chì chí)的意思:指红色的墙壁,比喻坚固不可摧毁的防线或道德底线。

地心(dì xīn)的意思:指事物的核心或中心,也指地球的中心。

鹄举(hú jǔ)的意思:比喻选拔人才。

回空(huí kōng)的意思:回空指的是回到原来的状态或者没有取得任何成果。也可以表示以前的努力白费了。

空谷(kōng gǔ)的意思:空谷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环境或场景的寂静、空旷和安静。

两地(liǎng dì)的意思:指两个地方或两个地区之间的距离很远,或者指两个人或两个团体之间的关系疏远。

岭岑(lǐng cén)的意思:形容山峦起伏,连绵不断。

蓬门(péng mén)的意思:指草屋的门,比喻贫苦的家庭。

望云(wàng yún)的意思:形容盼望不已,期待心切。

一自(yī zì)的意思:自己一个人,独自一人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寄赠冯令君尔韬初擢给谏二首(其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冯尔韬晋升给谏官后的感慨与祝福。

首联“对弹初向赤墀阴,藏副先传碧岭岑”以“对弹”比喻友人的晋升,将“赤墀阴”与“碧岭岑”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庄重而清新的氛围,暗示晋升的荣耀与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颔联“每念驹遐难絷足,因思鹄举倍怀音”运用了“驹”与“鹄”的比喻,分别象征着年轻与高飞,表达了对友人未来发展的无限期待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颈联“榕江梧掖三年梦,枫阙蓬门两地心”通过“榕江”、“梧掖”、“枫阙”、“蓬门”等意象,描绘了友人过去与未来的不同境遇,以及诗人对这段友谊的深厚情感,仿佛跨越时空的思念与回忆。

尾联“一自长安誇日近,几回空谷望云深”则以“长安”象征权力与繁华,“空谷”与“云深”则代表了远离尘嚣的宁静与高远的理想追求。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虽身处高位但不忘初心,保持高洁品质的期许,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与对远方朋友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晋升的喜悦与祝福,也蕴含了对人生、友情及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七月十七日幸热河以雨泞命諴亲王恭扈皇太后驾俟路燥后行雨中登程跋马成什

撰良启驾早传宣,可以秋霖遽易旃。

敬念慈宁登大庆,雅宜安乐养高年。

亲藩扈跸候涂治,宫眷随行视膳便。

涉潦何妨徐按辔,习劳更欲阅农田。

(0)

喜晴志言

望雨雨喜雨,冀晴晴喜晴。

究之冀望多,可以觇人情。

知足弗冀望,繄我犹未能。

我恒吁诸天,时蒙恩佑承。

万民徯我泽,可忘保赤诚。

尧舜虽犹病,愿言存哀矜。

(0)

书箑头赐驻守伊犁内大臣阿桂

典属今时班定远,冠军昔日霍票姚。

雪涂无藉持清暑,欲扇仁风万里遥。

(0)

瓷猫

动物何来埏埴成,官窑不辨宋和明。

笑中正自疑义府,指处真堪讽蔡京。

陶犬瓦鸡恰宜伴,㿽鱼壁鼠漫须惊。

置于燥色牡丹侧,方识如丝正午睛。

(0)

赋得五月鸣蜩

散步芳堤上,如簧乍弄声。

初闻未惯耳,徐绎颇含情。

好雨无逾节,知时逮化生。

豳风曾叶什,月令善窥衡。

但鼓胁为响,宁腾口浪鸣。

以旁真是别,虽噪不离清。

骆咏且须待,江脩信致精。

寒蝉何足取,即事慎扬明。

(0)

纵目

纵目香山似画图,昨朝眺此画不殊。

可知羡起乎望彼,大都慢生于故吾。

濯濯翠岩悟开士,方方绿麦欣农夫。

云径延缘采香去,定须逢著佺乔徒。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