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黄知塞近,草白见边秋。
《陇上行》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陇 上 行 唐 /王 涯 负 羽 到 边 州 ,鸣 笳 度 陇 头 。云 黄 知 塞 近 ,草 白 见 边 秋 。
- 注释
- 负羽:携带箭矢。
边州:边境的州郡,指边远地区。
鸣笳:吹奏胡笳,笳是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常用于军事活动中。
陇头:陇山之头,泛指边关要地。
云黄:天空变黄,古代以天色变化预示战争或天气变化。
塞近:边塞接近,意指接近战场或边境地区。
草白:草叶变白,象征秋天的到来。
边秋:边境的秋天,也暗示战事或边疆的紧张情况。
- 翻译
- 背着羽箭来到边疆,吹着胡笳越过陇山。
天色转黄表明边塞已近,草色转白显露出秋天的来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负羽而行,抵达边疆之州的情景。"鸣笳度陇头"中的“鸣笳”指的是古代军中用以号令的木制或竹制乐器,其声音尖锐,能够在广阔的空间内传播,因此常用来形容军队行进时的声音。"云黄知塞近"则通过对云色变化的观察,表达了边塞临近的景象。"草白见边秋"则是通过草色的变化,感受到边疆地区秋天的气息。
诗中运用了视觉和听觉的描写,将边塞的荒凉与将军行进的情境刻画得淋漓尽致。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边疆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深切感受。这是一首充满了边塞风光和战事氛围的诗篇,展现了唐代边塞诗的典型特色。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