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笔耕(bǐ gēng)的意思:指用笔耕耘、努力工作,特指从事文学创作或学术研究。
博士(bó shì)的意思:指具有博士学位的人,也泛指学识渊博的人。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不妨(bù fáng)的意思:表示可以毫不拘束地做某事,没有什么妨碍或顾虑。
才名(cái míng)的意思:指才华出众的人的名声和声誉。
发墨(fā mò)的意思:指人的言行得体,不失分寸,不过分张扬,也不过分保守。
芳鲜(fāng xiān)的意思:形容香气浓郁、味道鲜美。
丰年(fēng nián)的意思:指农作物丰收的年景,也用来形容事业或生活充满丰富和富裕的状态。
广文(guǎng wén)的意思:指广泛涉猎文化,博览群书的学问。
会稽(huì jī)的意思:指人的品行高尚,能够坚守正义,并且不为外界所动摇。
会当(huì dāng)的意思:表示能力、才智等经过培养后能够达到某种水平或程度。
见会(jiàn huì)的意思:指遇到或见到对方,以及相互交流的意思。
枯槁(kū gǎo)的意思:指植物干枯,失去生机;也形容人体衰老,精神萎靡。
琅琊(láng yá)的意思:琅琊是一个地名,意为美好的地方。在成语中,琅琊常用来形容气势恢宏、壮丽美好的景象。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儒贤(rú xián)的意思:指具备儒家学问、品德高尚的人。
如一(rú yī)的意思:指行为、态度等一致,毫不动摇。
少见(shǎo jiàn)的意思:很少见到或遇到
索米(suǒ mǐ)的意思:指人们在困境中寻找出路或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五味(wǔ wèi)的意思:指人生中所经历的各种滋味和感受。
无毡(wú zhān)的意思:没有毡子,比喻没有准备或没有经验。
胸中(xiōng zh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或抱负。
一束(yī shù)的意思:指一束由多个相同物品或相似物品组成的东西,也可引申为一群人或一系列事物。
用笔(yòng bǐ)的意思:使用笔进行写作或绘画。
中道(zhōng dào)的意思:指在两个极端之间寻求平衡和妥协的做法。
侏儒(zhū rú)的意思:指身材矮小、短小精悍的人。
- 翻译
- 你没看见广文博士老郑虔,四十岁了还贫困无棉被。
再看汉阳的账房官赵明叔,文章不如他那满袋的钱财。
内心丰富如五味俱全,外表虽然清贫但内心充实。
他只有一捆书,却不愿像乞丐那样求取米粮。
他一生以笔为耕,每一次书写都期待丰收的回报。
将来定能获得高官厚禄,不必感叹已卖掉琅琊的田产。
- 注释
- 广文博士:古代官职,负责教育。
郑虔:诗人名字。
寒无毡:贫穷,没有足够的衣物。
汉阳计吏:汉阳的管理财政官员。
赵明叔:诗人名字。
一囊钱:形容财富多。
胸中道腴:内心丰富,学识渊博。
枯槁:外表清贫。
索米:请求食物。
侏儒贤:比喻目光短浅的人。
笔耕:用笔写作,比喻勤奋创作。
墨颖:笔尖,代指写作。
会当:将来一定会。
会稽绶:会稽郡的官印,象征高官。
琅琊田:富有诗意的土地,可能指诗人曾拥有但已卖出的田产。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毛滂所作,名为《刘秀才明仲当赴礼部试从县令乞诗聊作一首》。诗中通过对比两位古代学者郑虔和赵明叔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才不被重用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个人对于文学创作与物质生活之间关系的思考。
诗中的“君不见”是引起读者注意的一种修辞手法,用以点明下文要讨论的问题。通过对郑虔和赵明叔的描述,毛滂表达了对两位学者的同情,他们虽有才华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尤其是“胸中道腴五味足,外虽枯槁中芳鲜”一句,更深化了这种人才埋没的感慨。
而在接下来的几句中,“不妨止有书一束,索米未肯侏儒贤。平生固用笔耕尔,行发墨颖收丰年。”毛滂通过自述,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坚持和对物质生活的淡然态度。他认为即使手头只有书籍,面临着寻求粮食的困境,也绝不愿意因为贪图金钱而失去自己的学问和节操。
最后,“会当少见会稽绶,勿嗟已卖琅琊田。”这两句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对过去选择的辩解。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在将来的某个时刻获得他人的认可,同时也在安慰自己,尽管现在的处境艰难,但不必为此感到悲哀,因为自己的学问和节操并未出卖。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代学者和个人自身的情况,展示了作者对于人才评估、文学创作与物质生活之间关系以及个人选择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夏夜翫月
仰头月在天,照我影在地。
我行影亦行,我止影亦止,不知我与影,为一定为二。
月能写我影,自写却何似。
偶然步溪旁,月却在溪里。
上下两轮月,若个是真底。
唯复水是天,唯复天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