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构宜清赏,翛翛竹满林。
翠色全侵席,凉声半在琴。
别构(bié gòu)的意思:别构是一个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特点的词语,意思是说一个人的言行和外表与其内心真实想法不符。
春雨(chūn yǔ)的意思:春天的雨水。比喻对人们的生活起到滋润作用的事物。
寒心(hán xīn)的意思:指心情受到冷落、伤害、失望,感到悲凉、凄凉的情绪。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凉声(liáng shēng)的意思:形容没有人声或寂静无声。
龙吟(lóng yín)的意思:龙吟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声音高亢、激昂,如龙吟之声。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岁寒(suì hán)的意思:岁寒指的是寒冷的冬天。在冬季,寒冷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困苦。
悬知(xuán zhī)的意思:指对某事情的结果或者真相心中没有底,感到担忧或者不安。
岁寒心(suì hán xīn)的意思:指在寒冷的冬天里,人们的心情也如同岁寒一样冷淡,形容人心冷漠、缺乏热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高雅的竹林书舍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子的生机与书舍主人的高洁品格。
首句“别构宜清赏”,点明了书舍的独特构造,适合于欣赏清幽之景,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下来,“翛翛竹满林”一句,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竹林的茂盛与生机,竹子随风摇曳,仿佛充满了自由与洒脱的气息。
“秋风疑凤舞,春雨讶龙吟”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秋风比作凤凰的舞蹈,春雨则似龙的吟唱,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妙声音,也暗喻了书舍主人内心的高远与深邃。
“翠色全侵席,凉声半在琴”进一步渲染了竹林书舍的静谧与和谐。翠绿的竹色覆盖了整个空间,仿佛与人席地而坐;而凉爽的声音,一半在琴上流淌,另一半似乎融入了周围的空气中,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充满诗意的氛围。
最后,“悬知君子操,共结岁寒心”表达了对书舍主人品格的赞美与敬仰。君子操守如同竹子一样坚韧不拔,在严寒中依然保持其本色,象征着书舍主人坚守高洁情操,与竹林共结岁寒之心,寓意深厚,令人回味无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林书舍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赞美和向往。
胶鬟拢罢,称滑笏吴绡,摺成如水。
浅縆素额,更斜遮蝉翅。
重窥镜、非关怕冷,上头初、爱道随时世。
最宜淡泞,恁略施珠翠。
还把一痕绵擘,衬微微红起。
春愁困、莫教半卸,到残妆、秀晕分明是。
碧烟抹断,看两蛾尤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