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监丞致仕还乡》
《送李监丞致仕还乡》全文
宋 / 刘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恩荣(ēn róng)的意思:恩荣指恩惠和荣誉。表示受到恩惠和荣誉的同时,也要感恩报答。

父兄(fù xiōng)的意思:指父亲和兄长,也泛指长辈或上级。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国子(guó zǐ)的意思:指天下的学生,也指国家的学问、教育事业。

何为(hé wé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含义或定义。

挥金(huī jīn)的意思:挥金指挥舞金,形容豪华、奢侈、挥霍无度。

击壤(jī rǎng)的意思:指打破土壤,比喻有力的言辞或行动能够震动人心,引起共鸣。

吏隐(lì yǐn)的意思:指官员避世隐居,不再参与政治事务。

耄期(mào qī)的意思:指年老体衰、行动迟缓的时期。

庆父(qìng fǔ)的意思:庆祝父亲的喜事或成就。

升平(shēng píng)的意思:指国家安定,社会和谐,没有战乱和动乱的状态。

师保(shī bǎo)的意思:指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保护。

吴门(wú mén)的意思:指江苏苏州的地方,也泛指江苏地区。

乡人(xiāng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在同一乡村、出生地的人,也可指与自己有相同背景、共同经历的人。

姓名(xìng m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姓和名字,用来表示个人身份。

游旧(yóu jiù)的意思:游历古迹,寻访古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官员在朝廷的恩准下退休返乡的情景,充满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官场与乡土之间的深刻联系。

首句“耄期吏隐倦”,点明主人公年事已高,厌倦了官场生活,渴望回归平静的田园生活。“归去上恩荣”则表达了朝廷对其多年贡献的认可与嘉奖,使他得以体面地退休。

接着,“国子瞻师保,乡人庆父兄”两句,既赞美了主人公在国家教育和地方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也预示了他返乡后将受到亲人和乡邻的热烈欢迎和庆祝。

“挥金慰游旧,击壤傲升平”描绘了主人公返乡后慷慨解囊,慰问老友,同时以击壤游戏自娱,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宁静生活的态度。这里的“击壤”是一种古代的民间游戏,象征着与世无争、乐天知命的生活哲学。

最后,“远笑吴门叟,何为变姓名”以一个远方的老人的口吻发问,表达了对主人公为何要改变姓名的不解和好奇,同时也暗含了对主人公选择隐退生活的尊重和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主人公从官场到乡村的转变过程中的复杂心情,以及他对家庭、社会和自然生活的深切情感,是一首富有深意的送别诗。

作者介绍
刘敞

刘敞
朝代:宋   字:原父   生辰:1019—1068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猜你喜欢

襄阳览古

落日荒原上,清川思不穷。

含悲登岘首,高眺入隆中。

封壤吴都旧,江山楚望雄。

桔槔辞汉老,耕稼访庞公。

树远荆门接,云低梦泽空。

池台思故国,冠盖想遗风。

霜绽千村橘,烟含两岸枫。

登楼虽有赋,感叹为谁终。

(0)

南行感怀四十首·其三十五

颇怪河堤柳,经秋叶未黄。

层阴犹夹岸,翠影不知霜。

时令乖收敛,人家乏盖藏。

虽无摇落感,衰谢意何长。

(0)

又作此寄林宣平

闻子弦歌处,名山得括苍。

吏情如素习,宦路即康庄。

城挟千峰小,天悬列宿光。

当勤唐抚字,去作汉循良。

(0)

采药朱使见访山中

独坐空山晚,长吟碧草春。

忽传采药使,来访入林人。

朋酒聊开径,方书共拂尘。

悠悠京洛事,疑是梦中身。

(0)

侍御弟园梅同梁少仲黄汝纶四家兄赏咏·其二

小筑傍溪馆,先看倚岸梅。

破霜孤干直,临水数枝开。

香送春杯入,攀同野客来。

和羹终用汝,藜杖且徘徊。

(0)

入南阳界

北洛风犹在,南阳气已新。

徒闻帝王里,尚想侠游尘。

地湿遥连楚,山高半入秦。

明朝南郡去,先访卧龙人。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