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希师旷怀,见我心不轻。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不使(bù shǐ)的意思:不让,不令,不使人。
地精(dì jīng)的意思:指那些居住在地下或山洞中的神秘生物,也用来形容勤劳、勇敢、机智的人。
风生(fēng shēng)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风度翩翩,举止优雅。
旷怀(kuàng huái)的意思:形容心灵空旷,思绪万千。
俚耳(lǐ ěr)的意思:对于俚语、方言等非正式语言敏感,喜欢听、记忆、使用这些非正式语言的人。
南风(nán fēng)的意思:指暖和的风。比喻和煦的春风,也用来形容人的柔和温暖的态度。
朴斲(piáo zhuó)的意思:指人朴实无华,不事虚饰,直言不讳。
人声(rén shēng)的意思:指人们的声音喧闹嘈杂,如锅碗瓢盆之声,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飒飒(sà sà)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摩擦声等清脆而响亮的声音。
圣人(shèng ré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智慧卓越的人
时和(shí hé)的意思:指时机合适,和谐相处。
师旷(shī kuàng)的意思:形容学问浅薄,知识贫乏。
四时(sì shí)的意思:四季,指一年四个季节的循环变化。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梧桐(wú tóng)的意思:比喻友谊深厚或感情深挚。
仙法(xiān fǎ)的意思:指神奇的法术或技巧。
指法(zhǐ fǎ)的意思:指法指的是技艺高超的指头灵活运用,也可以指代某种特定的技巧或手法。
中古(zhōng gǔ)的意思:中古是指中间的古代,表示在两个时期之间的古代。
- 翻译
- 我有白云琴,朴斲天地精。
俚耳不使闻,虑同众乐听。
指指法仙法,声声圣人声。
一弹四时和,再弹中古清。
庭前梧桐枝,飒飒南风生。
还希师旷怀,见我心不轻。
- 注释
- 白云琴:一种想象中的高雅乐器,可能象征着纯洁或超凡的音乐。
朴斲:朴拙地雕刻,形容制作乐器的天然、未经雕琢。
俚耳:普通人的耳朵,与上文的‘天地精’形成对比,表示不愿为大众所知。
师旷:古代著名音乐家,以其听力敏锐著称。
心不轻:不轻易对待,表示对对方技艺的尊重。
-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艺术情怀的诗,通过对白云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高洁。"朴斲天地精"表明诗人用最纯净、原始的材料制成此琴,象征着追求精神的纯粹和完美。
"俚耳不使闻,虑同众乐听"则透露了诗人对大众审美的超然态度,他不愿让自己的艺术作品被凡俗之耳所听到,而是希望与志同道合者共同欣赏,这种选择性聆听体现出一种文化上的自豪和挑选。
接下来的"指指法仙法,声声圣人声"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琴的象征意义。这里的"法"和"声"都是超凡脱俗的表现,意味着琴音不仅美妙,还蕴含着高深的哲理和精神力量。
"一弹四时和,再弹中古清"则描绘了琴音的变化,能够弹奏出符合自然界季节更替的和谐旋律,以及穿越时空传递古代清雅之美。这种艺术上的追求与创造,是诗人心灵深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庭前梧桐枝,飒飒南风生"中,梧桐树和南风共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这也是对自然之美的一种颂歌,同时也映射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最后,"还希师旷怀,见我心不轻"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圣贤或艺术大家的向往,以及希望自己的内心世界不被世俗之物所轻视。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追求,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精神传承的尊重和期望。
整首诗通过白云琴这一象征,展现了诗人对艺术、自然和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与独特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乔县簿乃弟白岩宗伯席上得兄字
文史承家学,冠裳继世英。
壮年方识面,少日已知名。
气岸平山峻,风神晋水清。
昂藏鹍独舞,奋迅鹄高横。
受职初分歙,催储暂过京。
捧邮频速驿,劝稼复观耕。
岂拟桓温喜,终令凿齿迎。
连枝依地主,同气得春卿。
常棣诗重咏,埙篪韵互鸣。
茱萸偕九日,风雨会彭城。
共被何留恋,朋簪况合并。
两都游宦意,十载别离情。
旧念通家谊,新开煖社盟。
我行应是弟,君齿合居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