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骨化(gǔ huà)的意思:形容事物僵化,失去活力和灵性。
居闲(jū xián)的意思:指安逸自在,无所事事,不劳而获。
狂澜(kuáng lán)的意思:形容水势汹涌澎湃,比喻力量或势头极为猛烈、汹涌澎湃。
眉寿(méi shòu)的意思:形容人的寿命长久,福气深厚。
乃公(nǎi gōng)的意思:指人物或事物的地位高贵、尊贵。
南国(nán guó)的意思:指中国南方地区,也可用来形容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地方。
斯文(sī wen)的意思:文雅有礼貌,举止得体。
四书(sì shū)的意思: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经典著作。
棠阴(táng yīn)的意思:指树荫下的凉爽之处,也比喻高官显贵的庇护。
堂堂(táng t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宏伟、庄重、威严。
香骨(xiāng gǔ)的意思:指人或动物的骨头烧煮后散发出的香气,比喻人或事物因经历磨难而变得坚强、有韧性。
紫阳(zǐ yáng)的意思:指天空中的紫色阳光,比喻祥瑞、吉祥的兆头。
作主(zuò zhǔ)的意思:作为主人或负责人来承担责任,做出决定或发号施令。
- 翻译
- 威严的紫阳老翁,广大的棠荫遍布南方。
文雅的风范上天并未抛弃,长寿是他赐予的恩典。
他用四书教导挽回颓势,如今闲暇之余仍有力气。
他注定将成为林中的守护神,死后身躯化为翠绿的玉石。
- 注释
- 堂堂:威严的样子。
紫阳翁:指代有威望的老者。
棠阴:棠树下的阴凉,象征学问和德行。
南国:泛指南方地区。
斯文:文雅的风度。
眉寿:长寿,寿眉。
公:对老人的尊称。
锡:赐予。
四书:儒家经典著作《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狂澜:比喻社会动荡或学术界的混乱。
居闲力:闲暇时的精力。
主林神:林中的守护神,象征智慧和德行的庇佑。
香骨:形容死后身体洁净如玉,常用来赞美高洁的人格。
碧:翠绿色的玉石,象征永恒和纯洁。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来所作,名为《碧玉千峰(其一)》。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这是一首咏叹自然山水之美的诗句。
"堂堂紫阳翁,棠阴遍南国。"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尊贵且德高望重的长者(紫阳翁),其影响力广泛,像树荫一样覆盖了整个南方地区。这里的“紫阳”可能是指一个地方,也可能是对理想山水之美的一个形象化表达。
"斯文天未丧,眉寿乃公锡。" 斯文,即文化、学问;天未丧,意为文化尚未消亡。这两句表明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诗人认为文化传承依旧,而“眉寿”则是形容长者年岁已高,但精神气质如昔日一样坚韧不拔,“公锡”则强调这种品格和智慧是公开认可并尊崇的。
"四书回狂澜,剩得居闲力。" 这两句中“四书”指的是儒家经典中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而“回狂澜”则是形容诗人在汹涌澎湃的世事中,通过研读和理解这些经典,以此来平息内心的躁动和不安。"剩得居闲力"表明即便是在宁静致远的生活状态下,诗人也还保持着一定的精神力量,不至于懈怠。
"定作主林神,香骨化为碧。" 这两句中“定作主林神”是说要坚定地成为山林之灵,即完全融入自然之中;“香骨化为碧”则形容诗人渴望自己的精神和肉体在自然中得以净化,最终与大自然合而为一,达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紫阳翁的赞美,以及个人对于文化传承、内心平静和与自然合一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咏雪次铎字痛字韵二首·其一
水官不能神,经岁无此作。
春风一回首,风花散云箔。
飞来忽滔天,扫去不盈握。
苍茫大千界,敛散一圭角。
似是絮无盐,人情只轻薄。
怀哉我来玉,小棹山阴泊。
空江蓑笠中,此段有前约。
扣舷歌商声,黄钟震牛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