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虽不知文,尝闻于达者。
文以意为车,意以文为马。
理强意乃胜,气盛文如驾。
故令后世儒,其能及者寡。
文章古亦众,其道则一也。
譬如张众乐,要以归之雅。
聊献师所传,无以吾言野。
不舍(bù shě)的意思:不舍指舍不得、舍不得离开的意思。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当即(dāng jí)的意思:立即、马上
对偶(duì ǒu)的意思:相对、相称、相对立,相对称的两个事物。
苟且(gǒu qiě)的意思:苟且表示将就、勉强度日,不追求更好的生活。
后世(hòu shì)的意思:指将来的世代或后代。
江河(jiāng hé)的意思:比喻事物的发展或变化如同江河流水一样不可阻挡。
俊髦(jùn máo)的意思:形容人的外貌英俊潇洒,衣着光鲜。
六经(liù jīng)的意思:指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和《论语》的总称。也可泛指中国古代六部经典。
莫如(mò rú)的意思:没有比...更好的了
譬如(pì rú)的意思:用来比喻或举例说明。
气盛(qì shèng)的意思:形容气势旺盛、气度宽大。
倾泻(qīng xiè)的意思:形容水流、雨点等大量连续地涌出。
区区(qū qū)的意思:微小、不起眼的样子
时俊(shí jùn)的意思:指在某个时代或某个领域中,才华出众,有出色表现的人。
世儒(shì rú)的意思:指在世界上最有名望的儒家学者。
妄说(wàng shuō)的意思:胡乱说话,不负责任地说话。
未暇(wèi xiá)的意思:没有时间,无法顾及
为时(wéi shí)的意思:指时间适宜、时机到来。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文莫(wén mò)的意思:形容文采高雅、才情出众。
污下(wū xià)的意思:指言辞下流、淫秽,不堪入耳的话语。
无有(wú yǒu)的意思:没有任何的,一无所有
无以(wú yǐ)的意思:没有办法;无法;无可奈何
隙罅(xì xià)的意思:指缝隙、狭小的空隙。
虚假(xū jiǎ)的意思:指事物的真实性、真相不符合实际情况,具有欺骗性质。
这首诗是一位文人对文学创作的深刻理解和自我期许的表达。开篇“我虽不知文,尝闻于达者”显示了作者对文学的尊重,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谦逊的态度,承认自己对文学的理解还有限。但紧接着,“文以意为车,意以文为马”则是对文学创作过程中“意”与“文”的关系的精辟阐述,意指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而文则是用来承载这些情感和思想的工具。
接下来的“理强意乃胜,气盛文如驾。理惟当即止,妄说即虚假”进一步探讨了文学创作中的两个关键要素:理(逻辑性)与气(风格)。作者认为,只有在理性思维的指导下,文字才能充满力量,而不至于流于空洞无物。同时,过分夸张的文词也是不可取的,因为它们往往导致失真。
“文莫如六经,此道亦不舍”表明了作者对儒家经典的崇敬以及这种文学传统的坚持。而接下来的“但于文最高,窥不见隙罅。故令后世儒,其能及者寡”则指出,即便是在这种高标准之下,也很少有人能够达到的境界。
诗人在此基础上提出:“文章古亦众,其道则一也”,强调了文学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辩证关系。紧接着,“譬如张众乐,要以归之雅”用音乐比喻文学,表达了对高雅艺术追求的向往。
在“区区为对偶,此格最污下。求之古无有,欲学固未暇”中,作者自谦自己的文学水平尚不够成熟,同时也感慨于古人难以企及。而最后,“君为时俊髦,我老安苟且。聊献师所传,无以吾言野”则是诗人的自我定位与对朋友的尊重,表达了自己年迈而友人尚有文学才华的感慨,以及希望将自己的学问传承下去,而非徒具形式之词。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严谨的艺术态度,更透露出一位文人的自我期许与对美好事物永恒追求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