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此从何来,天地遗渣滓。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杨(bái yáng)的意思:指人的形象或事物的特征与白杨树相似,形容某人或某事物的特点鲜明、突出。
悲风(bēi fē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风声。
非所(fēi suǒ)的意思:非所指的意思是不属于某个范畴或不在某个范围之内。
飞奔(fēi bēn)的意思:指快速奔跑的样子,形容速度非常快。
归尽(guī jìn)的意思:指归于尽头,没有余地或希望。
化理(huà lǐ)的意思:指将复杂的问题、矛盾的情况或混乱的局面变得清晰明了、有条理。
居里(jū lǐ)的意思:指人居住的地方。
进止(jìn zhǐ)的意思:指行动不停,不断进步或者停止不前。
栗里(lì lǐ)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谨慎小心,不敢有丝毫大意。
蝼蚁(lóu yǐ)的意思:指微不足道、无足轻重的人或事物。
戚欣(qī xīn)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喜悦无比。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伤世(shāng shì)的意思:指某种言行或行为对世人产生了负面影响,给社会带来了伤害。
生本(shēng běn)的意思:指人的一生,或者事物的起始和发展的根本。
世情(shì qíng)的意思:指世界上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情感状态。
随化(suí huà)的意思:指事物随着环境、条件等的变化而变化。
所居(suǒ jū)的意思:所居指的是所在的地方,表示人们所居住或所处的环境。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未有(wèi yǒu)的意思:从未有过,以前没有过的事情。
无已(wú yǐ)的意思:没有止境,无法满足
无何(wú hé)的意思:没有什么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相望(xiāng wàng)的意思:指两个地方相对而立,互相望着对方。
逍遥(xiāo yáo)的意思: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所羁绊。
一归(yī guī)的意思:归还、归宿
有生(yǒu shēng)的意思:指有生命的存在或有生活的人。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载心(zǎi xīn)的意思:形容心情舒畅、满意。
造化(zào huà)的意思:指人事物的变化或转变,特指突然发生的变故或意外情况。
渣滓(zhā zǐ)的意思:
◎ 渣滓 zhāzi
(1) [dregs; flotsam and jetsam]
(2) 精选提炼后的残渣
(3) 比喻对社会有危害的不法分子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自伤(zì shāng)的意思:指自己给自己造成伤害或损失。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无何乡(wú hé xiāng)的意思:指没有什么困难、阻碍,一切顺利的地方或情境。
- 鉴赏
这首诗《大庾邓德温自挽诗卷》由明代诗人王佐(汝学)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生命、自然和时间流转的深刻感悟。
诗中开篇“此身未有生,天地本无此”,以疑问的语气探讨生命的起源,提出生命并非自始即存于天地之间,而是天地间的一种偶然现象。接着,“忽此从何来,天地遗渣滓”进一步追问生命来源,暗示生命可能是天地间某种物质或能量的偶然组合。随后,“渣滓一归尽,飞奔尽停已。复得还自然,斯乃造化理”则阐述了生命终将回归自然,消融于宇宙之中,这是自然法则的必然结果。
“逍遥无何乡,庸非所居里”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状态的向往——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接下来,“奚以系戚欣,随化为进止”指出人的情感和生活状态应顺应自然规律,不应被世俗的喜怒哀乐所束缚。
最后,“渊明千载心,先生会深旨”引用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对陶渊明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生活的敬仰。同时,诗人也借“栗里与梅峰,相望咫尺里”描绘出理想中的隐逸生活场景,与现实形成对比,强调了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白杨多悲风,黄壤多蝼蚁”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暗喻人生短暂,世事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最后,“此自伤世情,先生本无已”则点明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自身命运的反思,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命、自然和时间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其独特的哲学思考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四茔为林侍御贵实赋·其三凤山北陇
有山莆之野,势如凤孤鶱。
山背得佳处,林姥开新墦。
姥昔无恙时,儿方居宪垣。
当其委化日,儿正归乡园。
慈孝两无憾,哀荣一何言。
人胜境逾胜,岁岁来分膰。
青松与丹荔,蓊郁迷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