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之德为泽,有宜不宜时。
今朝来西北,宜旸即因喜。
三春见生愁,蓬然者亦此。
爱憎(ài zēng)的意思:指喜欢和厌恶,爱和憎恨。
北风(běi fēng)的意思:指寒冷的北风,比喻严寒的天气或环境。
不宜(bù yí)的意思:不适宜,不合适
朝来(zhāo lái)的意思:指事物逐渐变好或发展的趋势。
春见(chūn jiàn)的意思:指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景象。
分别(fēn bié)的意思:指离别、分离、分开等意思。
箕畴(jī chóu)的意思:箕畴指的是用箕来测量田地的大小,比喻评价事物的尺度或标准。
今朝(jīn zhāo)的意思:指现在、此时此刻。
美恶(měi è)的意思:美好和恶劣,好与坏,美丽和丑陋。
岂能(qǐ néng)的意思:表示不可能或不能够。常用于反问句或否定句中,用来表达强烈的否定态度。
三春(sān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三个月,比喻事物兴盛的时候。
西北(xī běi)的意思:指方向为西北,也用来形容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勇敢向前的精神。
习习(xí xí)的意思:形容风或气息轻柔、微风吹拂的样子。
休徵(xiū zhēng)的意思:指停止征召,不再征召兵员。
宜时(yí shí)的意思:适合的时间
云雨(yún yǔ)的意思:云雨是一个形容两个人之间发生性关系的成语。在古代,云雨常常被用来暗指两个人之间的性行为。
阻雨(zǔ yǔ)的意思:指起到遮挡雨水的作用,比喻能够防止或减轻不利情况的发生。
西北风(xī běi fēng)的意思:指直言不讳,直接坦率的话语或行为。
这首诗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名为《西北风二首(其一)》。全诗以西北风为线索,探讨了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之间的微妙关系。
诗中首先描绘了春日对西北风的期待,希望它能驱散云雾,带来雨水,滋润大地。接着,秋日同样欢迎西北风,因为它能驱除云雨,为丰收铺路。诗人通过对比春与秋对西北风的不同态度,巧妙地引出了对“雨之德为泽”的思考,强调了适时降雨的重要性。
随后,诗人转向对西北风本身的探讨,指出风并无善恶之分,其影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感受和期望。通过“宜时斯为佳”这一句,表达了顺应自然规律、适时而为的哲学思想,体现了古人对天人合一的深刻理解。
最后,诗人以“箕畴曰休徵”收尾,引用古代星象学中的术语,进一步强调了顺应自然、遵循规律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语言流畅,寓意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独特魅力。
红锦山颠著醉眸,赤栏杆外数花头。
烟中月下看不足,叶里花间睡即休。
迷住子规疑蜀国,归来黄鹄认柯邱。
他时我与君为对,莲叶中间作钓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