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予投帻亦不晚,君好访我嵩山阿。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杜 通 直 乞 罢 无 极 南 归 宋 /晁 说 之 青 堂 帐 下 白 题 歌 ,王 师 城 外 横 天 戈 。白 首 国 母 契 丹 女 ,泣 问 王 师 来 谓 何 。将 军 突 骑 擅 府 库 ,羌 儿 逃 死 独 峰 驼 。军 中 即 日 拜 太 守 ,兜 鍪 未 脱 群 冠 峨 。杜 侯 别 乘 不 愿 行 ,自 言 壮 志 今 消 磨 。顾 岂 不 知 金 币 饶 ,家 有 清 风 誓 不 颇 。归 来 南 北 信 所 之 ,无 极 陋 壤 留 则 难 。却 卷 前 志 随 征 雁 ,回 首 三 吴 风 景 和 。怜 君 骨 法 可 学 道 ,此 生 肯 与 树 婆 娑 。嗟 予 投 帻 亦 不 晚 ,君 好 访 我 嵩 山 阿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题(bái tí)的意思:指事先已经明了的问题或答案,不需要再思考或解答。
白首(bái shǒu)的意思:指头发变白,代表年老。形容忧虑、思念等情感所累积的结果。
别乘(bié chéng)的意思:劝告别人不要跟随或效仿别人的错误行为。
兜鍪(dōu móu)的意思:形容人们争斗或战斗时头盔相撞的声音,也用来比喻争斗或激烈竞争的情况。
风景(fēng jǐng)的意思:指美丽的自然景色或景致。
府库(fǔ kù)的意思:指国家或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和财物。
骨法(gǔ fǎ)的意思:指骨头上的法子,比喻一种固定的方法或技巧。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国母(guó mǔ)的意思:国家的母亲,指国家的女性领导人或女性国家象征。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即日(jí rì)的意思:即刻、立即、马上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婆娑(pó suō)的意思:形容舞蹈或树木等摇曳的样子,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姿态或行动优美。
契丹(qì dān)的意思:契丹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民族,也用来形容人际关系中的互相信任和约定。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前志(qián zhì)的意思:指事先的愿望或决心。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青堂(qīng táng)的意思:指书房、学堂。
三吴(sān wú)的意思:指吴地,即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三个地方。
嵩山(sōng shān)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在某个领域中地位崇高、无可撼动。
所之(suǒ zhī)的意思:指所述或所说的地方或事物。
太守(tài shǒu)的意思:指官职品级较高的地方官员。
天戈(tiān gē)的意思:指天空中的战车,比喻君主的威严和威力。
突骑(tū qí)的意思:指突然出现的骑兵,形容出乎意料的突然行动或突然出现的人或事物。
王师(wáng shī)的意思:指帝王的军队,也泛指强大的军队。
谓何(wèi hé)的意思:表示疑问,询问原因或目的。
无极(wú jí)的意思:指没有极限、无穷无尽。
消磨(xiāo mó)的意思:消磨是一个动词,意思是通过时间的流逝或者持续的活动来减弱或消除某种感觉、能力或者状态。
学道(xué dào)的意思:学习道德修养和道德准则。
有清(yǒu qīng)的意思:有清指事物有清晰、明确的界限或界面。
帐下(zhàng xià)的意思:帐下指的是领导或长官的麾下,也可以指部属或手下。
征雁(zhēng yàn)的意思:指派使者或者信使去传递消息或者请求。
壮志(zhuàng zhì)的意思:形容雄心壮志,追求高远目标。
独峰驼(dú fēng tuó)的意思:指在众多人或事物中,独自出类拔萃的人或事物。
- 注释
- 青堂帐:宽敞的厅堂或营帐。
白题歌:题写在白壁上的歌曲。
王师:朝廷的军队。
横天戈:形容武器众多,如天际横陈。
白首:指年老。
国母:对国家母亲的尊称,此处指契丹女。
兜鍪:古代士兵戴的头盔。
峨:形容穿戴整齐。
别乘:副官。
消磨:磨损、消耗,此处指壮志消退。
金币饶:财物丰富。
清风:比喻高尚的节操。
陋壤:贫瘠的土地。
征雁:南飞的大雁,象征远行。
三吴:古代地区名,包括吴郡、吴兴、会稽。
骨法:指人的骨骼形态。
婆娑:树木摇曳的样子,引申为生活状态。
投帻:弃官归隐。
嵩山阿:嵩山,位于中国河南省,此处代指作者隐居之处。
- 翻译
- 在青色的大厅帐幕下,有人题写歌曲,王师军队城门外,武器如天戈般横列。
白发国母是契丹女子,她哭泣询问,王师到来有何目的。
将军率领骑兵控制了仓库,羌人儿童逃命只剩峰驼陪伴。
军中当天就任命他为太守,还未卸下头盔,众人已穿戴整齐。
杜侯的副官不愿随行,他说壮志已被岁月消磨。
他并非不知财物丰厚,但家中清风高洁,他不愿妥协。
无论南北,他决定离去,因为这片贫瘠之地难以久留。
他卷起旧志,随着大雁远征,回首三吴的美景。
他骨骼清奇,适合修道,但他愿与树共度余生。
感叹我弃官不迟,你若来访,我在嵩山等你。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送杜通直乞罢无极南归》。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杜通直的情景,以边塞战争为背景,展现了杜通直的高尚品格和人生选择。
首句“青堂帐下白题歌”,形象地刻画出军营中的场景,帐下歌声与紧张的战事形成对比。接下来,“王师城外横天戈”暗示了战事的激烈,而“白首国母契丹女”则引入了民族冲突的元素,国母的哭泣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将军突骑擅府库,羌儿逃死独峰驼”两句,通过具体细节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将军的果断和羌儿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杜通直在这样的背景下,尽管被任命为太守,但他“别乘不愿行”,表示他的壮志已消磨,更看重清廉和节操。
“归来南北信所之,无极陋壤留则难”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挽留之意,同时也揭示了友人对于家乡的眷恋。最后,“却卷前志随征雁,回首三吴风景和”寄寓了对友人回归江南的祝福,以及对友人淡泊名利、追求道义的赞赏。
结尾处,诗人感慨自己虽然晚了一些,但仍有访友之意,呼应了对杜通直人格的肯定。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边塞豪情,又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展现了宋词的婉约与豪放并存的特点。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