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怜扬子谈元苦,终讶侯芭问字疏。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对数(duì shù)的意思:对数是指数学中一种特殊的计算方法,用来描述一定基数下的数值关系。
佛庐(fó lú)的意思:指寺庙或居士的住所,也用来形容房屋简陋而幽静。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家事(jiā shì)的意思:指家庭中的琐碎事务。
竟日(jìng rì)的意思:整整一天,连续的一天
明辨(míng biàn)的意思:明确辨别事物的真相或本质。
默默(mò mò)的意思:默默指的是在不引人注意的情况下默默地做某事,不声张,不出声。
漠尔(mò ěr)的意思:漠视、冷淡、不关心
儒家(rú jiā)的意思:指儒家学派,即儒家思想、文化和学说。
事业(shì yè)的意思:指人们从事的职业、工作或事情,也可指人生的事业。
师友(shī yǒu)的意思:指教导自己学问或事业上的人,也可以指朋友中的导师。
问字(wèn zì)的意思:指对某一问题进行探求、询问或解答。
心斋(xīn zhāi)的意思:心思专注,一心一意
行书(xíng shū)的意思:行书是中国书法的一种字体,也指用行书写成的文章。
言默(yán mò)的意思:言默指的是说话时保持沉默,不发表意见或表态。
议论(yì lùn)的意思:
◎ 议论 yìlùn
[comment;disucuss;exchange views on;talk over] 对某问题进行评议讨论
◎ 议论 yìlùn
[remark] 评议讨论时表示的意见渊源(yuān yuá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源、来历或深厚的背景。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者在静谧的环境中潜心读书,与古人对话,追求知识与真理的深邃意境。首联“竟日无言默默居,心斋空对数行书”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沉浸于学问之中的生活状态。诗人仿佛与书籍进行着无声的交流,心灵在书房中自由翱翔。
颔联“岂怜扬子谈元苦,终讶侯芭问字疏”运用了典故,借扬雄和侯芭的故事,表达了对深入探讨学问的敬意和对浅尝辄止的批评。扬雄著《太玄》,其内容深奥难解;侯芭向扬雄请教,显示出求知的渴望与努力。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既赞美了深入研究学问的精神,也提醒了不应满足于表面的理解。
颈联“师友渊源宁漠尔,古今议论正纷如”强调了师友之间的传承与交流对于学问的重要性。这里的“宁漠尔”表达了一种不冷漠、积极的态度,即在师友之间寻求知识的源泉,古今的讨论和辩论如同激流一般丰富多样,激发了思考和创新。
尾联“儒家事业资明辨,非比禅逃坐佛庐”将话题引向儒家思想,指出通过明辨是非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价值,这与遁入佛门寻求解脱有所不同。儒家强调的是通过道德修养和智慧的运用,来达到社会和谐和个人完善的目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学者日常生活的描绘,以及对古代学者精神的赞颂,展现了追求知识、深入思考、师友相长以及儒家伦理价值观的主题。诗中充满了对学问的热爱和对智慧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对传统学问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荆山
吾经荆玉山,未惬登探愿。
闻说洞中石,玲珑抟雪霰。
玉生固有胎,不以青黑绚。
卞和彼何人,抱璞奚必献。
再刖自所取,无媒而频衒。
士诈常夺真,物贵不敌贱。
泣之亦何为,毋乃剧尤怨。
孰云空山猿,荆人哭佐卞。
陋哉何曾言,望道信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