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遣(bù qiǎn)的意思:不放走,不遣送
方施(fāng shī)的意思:公正无私地施行政策或法律。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涪翁(fú w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困境中坚持不懈,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状态。
功夫(gōng fū)的意思:指某种技能、技巧或特长,通常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努力才能掌握。
后儒(hòu rú)的意思:指继承儒家学说,但理解不深、学识不高、见识不广的人。
黄策(huáng cè)的意思:指毫无根据、没有道理的主张或计策。
即今(jí jīn)的意思:即刻,现在。
讲读(jiǎng dú)的意思:指读书、学习的过程,特指读书时要有讲究、用心去读书。
生徒(shēng tú)的意思:指人生充满艰辛、困苦,但仍然坚持不懈,奋发向前的精神状态。
耆英(qí yīng)的意思:指年纪大而有才华的人,也指年长而有经验的人。
施用(shī yòng)的意思:指使用、应用某种方法或手段来达到某种目的。
师说(shī shuō)的意思:指教师的教诲和指导。
天一(tiān yī)的意思:指天下第一,最优秀的人或事物。
先天(xiān tiān)的意思:指与生俱来的天赋或先天条件。
章句(zhāng jù)的意思:指文章或言辞的言之有物、章法有序。
- 注释
- 易学:各种学术流派。
纷纷:众多、各自。
著书:撰写书籍。
师说:老师的学说。
涪翁:指宋代学者杨时(字中立,人称涪翁)。
旧传:传统的传授。
七分止:保留了七成。
先天:宇宙生成的原始状态。
一画:道家哲学中的基本概念,象征万物的起源。
耆英:年长而有才德的人。
陪讲读:参与教学和讲解。
章句:篇章和注解。
生徒:学生。
黄策: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形式。
方:正在。
施用:实施应用。
姑:暂且。
藏山:隐藏起来,比喻不显露。
后儒:后世的学者。
- 翻译
- 学者们各自研究学问,特别注重老师的学说
涪翁的传统理论只有七成,而邵子的先天理论则主张一种纯粹的‘一画’概念
不让年长有才的人参与讲解,只留下著作教给学生
现在考试方法正被应用,暂时可以隐藏起来,等待后世的学者发掘
-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学问传承和个人修养的深刻思考与感慨的诗作。开篇“易学纷纷各著书”,指出当时易经研究混乱,人人都能著书立说。紧接着,“独于师说著功夫”则表明作者对于传统师承之道的重视和坚持。
中间两句“涪翁旧传七分止,邵子先天一画无”进一步强调了对古代圣贤教导的尊崇。其中,“涪翁”指的是孔子的学生,意在表达儒家学说自古以来的权威性,而“邵子”则是对《易经》中“先天图”的称呼,暗示了宇宙自然法则的高深莫测。
接下来的两句,“不遣耆英陪讲读,空留章句授生徒”,则表达了一种教育理念,即不强迫年轻人去接受复杂的学问,而是要让他们通过学习古籍中的章句来获得知识和智慧。
末尾两句“即今黄策方施用,姑可藏山待后儒”中,“黄策”可能指的是朝廷颁布的重要政策或策略,这里的意思是说在当前这种情况下,作者选择暂时隐居,以等待更适合传播学问的时代到来。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儒家经典的尊崇,也反映出了一种对于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前日昨日行
二九相唤不出手,妇人纫衣先纫袖。
门外霜风吹倒人,相见玉壶冰旧酒。
去年家居坐竹窗,日阴移处梅梢长。
今年负丞在山邑,并海寒气非寻常。
前日昨日风四起,顷刻冻合省河水。
雁宿芦花亦倦飞,只待桃花初水肥。
薄薄酒三首·其一
薄薄酒,解愁颜。丑丑妇,胜居鳏。
但有粗缯大布包裹了,争羡危冠华服伛偻趋朝班。
就令真封定远侯,何如生入玉门关。
苏秦富贵却输负郭二顷,管叔兄弟恨不茅屋三间。
张公厚葬保首领,嵇康养生诛市阛。
亡羊未易较臧谷,争地适足誇触蛮。
锦衣未暖沐猴败,仙舟无耗鲍鱼还。
狂谋正使鬼笑,薄命岂坐天悭。
不须乞镜湖三百里,不须买莲峰一半山。
穷达忧乐付与三万六千日,但恐一生辛苦不若一生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