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波旬(bō xún)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不稳定。
不文(bù wén)的意思:不文指的是言辞粗俗、不文雅的语言行为。
不理(bù lǐ)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不理睬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得时(de shí)的意思:把握时机,及时行动。
双趺(shuāng fū)的意思:双脚并拢,膝盖紧靠着。
岁月(suì yuè)的意思: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变迁。它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桃李(táo lǐ)的意思:指学生或后辈,也泛指学问、才能等。
已往(yǐ wǎng)的意思:已经过去的时间或事物。
饮光(yǐn guāng)的意思:指人们在学习和追求知识的过程中,像喝水一样渴望获取光明、智慧。
子曰(zǐ yuē)的意思:子曰是指孔子的言论。子曰意为“孔子说过”或“孔子曾经说过”。
一以贯之(yī yǐ guàn zhī)的意思:指始终如一,坚持不变。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所作的偈颂,语言简洁,富有禅意。首句“天不文,地不理”描绘出天地自然的质朴无华,暗示了万物本真的状态。接下来的“忽去忽来,如月印水”运用比喻,将人的生灭变化比作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形象地表达了生命的瞬息万变和无常。
“岁月已往兮波旬得时,椁示双趺兮饮光增喜”进一步阐述了时间流逝与生死轮回的概念,"波旬得时"暗指生死轮回中的不可避免,"椁示双趺"象征着静观生死,"饮光增喜"则寓含超脱生死的喜悦。诗人在此表达对生命无常的接纳和对解脱的向往。
最后两句“悲兮喜兮,春风桃李”以春风吹拂桃花李花的景象,象征着世间万物的生长与凋零,悲喜交织,寓意人生的起落。而“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则引用儒家经典,强调持之以恒的精神,无论悲喜都要坚守道义,体现了佛教与儒家思想的交融。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禅宗的语言,融合了儒佛两家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生死和道义的独特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