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此月初吉,食之亦孔丑。
颇闻文皇时,兹事亦匪偶。
月本傅日行,代明得称耦。
《元旦日蚀》【明·陆深】白日众阳宗,王正四序首。况此月初吉,食之亦孔丑。故老相惊嗟,百年未曾有。颇闻文皇时,兹事亦匪偶。当其君臣会,灾祲岂能久。宋公才一言,荧惑乃却守。于今太阳厄,从申直至酉。群僚萃南宫,簪组纷前后。台史报初亏,稽首再三扣。元臣跪伐鼓,申救情独厚。高高若罔闻,啖食未满口。乍疑璧微缺,忽若镜中剖。须臾如月初,恍欲露星斗。惨淡不可辨,氛霾互缠纠。天人会相通,垂戒固不苟。吾闻月掩日,其事果然否。无乃阳道衰,遂为阴所走。月本傅日行,代明得称耦。倘使日景亏,月光安所受。其事或渺茫,吾欲徵神瞍。载观春秋书,一一各有取。下土虮虱臣,惭无捧日手。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667c71eb83fd18963.html
安所(ān suǒ)的意思:指心安处,安身立命之所。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不苟(bù gǒu)的意思:不苟指不苟且不苟且不苟懒惰敷衍,不认真负责。
惨淡(cǎn dàn)的意思:形容景象、气氛、前景等非常凄凉、无望。
缠纠(chán jiū)的意思:形容事情错综复杂,纠缠不清。
徵神(zhēng shén)的意思:指以神灵的方式来徵求答案或解决问题。
初吉(chū jí)的意思:初吉意为初次遇到好的兆头或吉祥之兆。
垂戒(chuí jiè)的意思:警惕自己的行为,戒备自己的错误。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代明(dài míng)的意思:代替别人明辨是非或代人辨明是非。
啖食(dàn shí)的意思:指贪婪地吃东西或者占有别人的财物。
独厚(dú hòu)的意思:对某个人或事物给予特别优待或赞赏。
氛霾(fēn mái)的意思:指空气中的污染物质过多,导致空气浑浊,不利于呼吸和视线清晰。
公才(gōng cái)的意思:指具有公正才能的人,特指能够公正执法的官员。
故老(gù lǎo)的意思:指年纪很大的人,也可以泛指长辈。
果然(guǒ rán)的意思:果真如此,正如所料
忽若(hū ruò)的意思:突然,忽然
皇时(huáng shí)的意思:皇帝的时代,指盛世繁荣的时期。
稽首(qǐ shǒu)的意思:低头行礼,表示恭敬或敬意。
虮虱(jī shī)的意思:指小虫子,比喻微不足道的人或事物。
惊嗟(jīng jiē)的意思:惊讶、惊奇。
君臣(jūn chén)的意思:君主与臣子之间的关系,表示君主与臣子应该互相尊重、忠诚。
老相(lǎo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面容或神态显得老态龙钟,形容年老或衰老的样子。
满口(mǎn kǒu)的意思:形容说话时充满某种情感或某种内容。
渺茫(miǎo m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模糊、不确定,没有明确的方向或目标。
南宫(nán gō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行为举止高贵、庄重,也指人的品格高尚、光明正大。
捧日(pěng rì)的意思:形容极度谄媚阿谀,追求权贵的行为。
岂能(qǐ néng)的意思:表示不可能或不能够。常用于反问句或否定句中,用来表达强烈的否定态度。
前后(qián hòu)的意思:指时间或顺序上的先后关系。
然否(rán fǒu)的意思:表示疑问或询问对方是否同意或赞同某事。
日景(rì jǐng)的意思:指太阳升起和落下的景象,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申救(shēn jiù)的意思:请求帮助或救援
四序(sì xù)的意思:
指春、夏、秋、冬四季。《魏书·律历志上》:“然四序迁流,五行变易。” 唐 王勃 《守岁序》:“春、秋、冬、夏,错四序之凉炎。” 清 顾炎武 《华山》诗:“四序乘金气,三峯压 大河 。”
太阳(tài yáng)的意思:比喻人的事业或地位逐渐上升。
天人(tiān rén)的意思:指人与天之间的关系,也表示人的品德高尚、超凡脱俗。
王正(wáng zhèng)的意思:指人品正直、行为端庄,不偏不倚。
微缺(wēi quē)的意思:微小的缺陷或不足
未曾(wèi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文皇(wén huáng)的意思:指文学界的泰斗,文学的巨擘。
无乃(wú nǎi)的意思:表示事情的结果出乎意料,与预期相反。
下土(xià tǔ)的意思:指下葬,埋葬。
相通(xiāng tōng)的意思:指事物之间互相沟通、联系,相互之间能够理解和交流。
星斗(xīng dǒu)的意思:指星星闪烁的样子。比喻光彩照人,才华出众。
须臾(xū yú)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片刻
掩日(yǎn rì)的意思:遮掩太阳光,形容黑暗无光明。
阳宗(yáng zōng)的意思:指人们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顾大局,不顾集体利益。
阳道(yáng dào)的意思:指阳光照射的道路,也比喻光明正大的行为。
一一(yī yī)的意思:逐个、一个一个地;按顺序、依次。
一言(yī yán)的意思:一句话,一番话,一番言论
荧惑(yíng huò)的意思:指光彩耀眼,使人困惑。
于今(yú jīn)的意思:指到了现在,表示时至今日。
元臣(yuán chén)的意思:元臣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元”指代元朝,表示朝代的名称,“臣”指代朝廷的官员或臣子。整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元朝担任官职的臣子。
月光(yuè guāng)的意思:指月亮的光,也比喻没有积蓄或手头拮据。
月初(yuè chū)的意思:指一个月的开始或开头。
灾祲(zāi jìn)的意思:指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所带来的祸患。
再三(zài sān)的意思:多次、反复
簪组(zān zǔ)的意思:指人的头发梳理整齐,组织得当。
直至(zhí zhì)的意思:一直到;一直达到某个时间或状态。
众阳(zhòng yáng)的意思:指众多的阳光,意味着光明、热情和希望。
虮虱臣(jī shī chén)的意思:形容小人卑贱、无能的属下。
这首诗《元旦日蚀》由明代诗人陆深创作,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日蚀这一自然现象,并融入了对历史、政治、哲学的深刻思考。
诗的开头以“白日众阳宗,王正四序首”起笔,将太阳比作众阳之宗,象征着自然界秩序的开始,引出对日蚀这一自然现象的关注。接着,“况此月初吉,食之亦孔丑”,描述了日蚀发生时月亮遮蔽太阳的景象,用“孔丑”形容其破坏性,暗示了日蚀对人们心理和自然秩序的影响。
“故老相惊嗟,百年未曾有”表达了人们对罕见日蚀现象的震惊与感慨。接下来,“颇闻文皇时,兹事亦匪偶”,提到历史上类似事件,暗示日蚀可能预示着某种政治或社会的变化。
“当其君臣会,灾祲岂能久”则表达了对君臣和谐、国家稳定的看法,认为即使遇到灾难,只要君臣一心,灾害也难以长久。随后,“宋公才一言,荧惑乃却守”,引用古代故事,赞扬宋公一句话就能改变天象,暗含对智慧与力量的颂扬。
诗中“元臣跪伐鼓,申救情独厚”描绘了官员们为拯救日蚀而努力的情景,体现了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赞美。然而,“高高若罔闻,啖食未满口”的描述,讽刺了高层官员对民众疾苦的漠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问题。
“乍疑璧微缺,忽若镜中剖”、“须臾如月初,恍欲露星斗”等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日蚀过程中的视觉变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力。
最后,“惨淡不可辨,氛霾互缠纠”、“天人会相通,垂戒固不苟”等语句,表达了诗人对日蚀现象背后深层意义的思考,认为这可能是上天对人类行为的一种警示。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日蚀的壮观景象,还蕴含了对历史、政治、哲学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东园之柳,萋其黄矣。瞻彼白日,焕其阳矣。
眷眷怀思,曷其长矣。东园之柳,萋其青矣。
瞻彼白日,焕其明矣。眷眷怀思,曷其平矣。
东园之柳,冉冉其华。悠悠行人,玄发卒华。
瞻彼白日,维怀永嗟。黄莺于飞,喈喈其音。
茕茕行人,悠悠其心。瞻彼白日,维怀永吟。
天下几人弹古琴,爱之不惜千黄金。
春雷上天霹雳死,至今古调空消沉。
金徽玉轸久寂莫,断文剥落尘埃侵。
钟期一去不复返,况乃四海无知音。
松风泠泠白日静,山水定以娱冲襟。
无弦之趣世莫识,悠悠千载渊明心。
古人今人若流水,善听善弹能有几。
六峰隐者吾故人,得天下名亦琴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