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尔灌婴谋,难弭过山盗。
张掖惟弱兵,犁污尚难傲。
霸上(bà shà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者势力在某个领域或地位上取得统治地位,成为霸主。
避谤(bì bàng)的意思:避免被人诬陷或诋毁,回避流言蜚语和谣言。
不资(bù zī)的意思:不值得称赞或赞扬
赤文(chì wé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籍内容简练明了,没有多余的修饰。
儿戏(ér xì)的意思:指事情或行为太过简单、轻松,不值一提。
苟安(gǒu ān)的意思:苟安指的是为了自己的生存或者利益而追求安逸,不追求进取或者改变现状。
过山(guò shān)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越过了山岭,比喻克服了困难或成功地完成了某项任务。
九重(jiǔ zhòng)的意思:形容层次或境界非常高。
沥血(lì xuè)的意思:指付出巨大的努力、付出血汗。
流输(liú shū)的意思:流失、流失原本的地方。
六军(liù jūn)的意思:指六个军队,也用来形容庞大的队伍。
庐山(lú shān)的意思:比喻事物的高度或者重要性。
善言(shàn yán)的意思:善于言辞,能够巧妙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山壑(shān hè)的意思:指山谷、峡谷等山间地势。
上来(shàng lái)的意思:指事物从下往上或由远处移动到近处。
是以(shì yǐ)的意思:因此;所以
朔方(shuò fāng)的意思:指边疆地区或北方荒凉之地。
体要(tǐ yào)的意思:体要意为主要的内容或要点,也指事物的本质或核心。
天门(tiān mén)的意思:指高门大户,豪华富贵的住宅。
天亶(tiān dǎn)的意思:指天空高远,无边无际。
文豹(wén bào)的意思:指文采出众、才华横溢的人。
无由(wú yóu)的意思:没有理由或依据
应变(yìng biàn)的意思:灵活适应变化的情况,能够迅速做出应对。
诏令(zhào lìng)的意思:指皇帝发布的法令或命令,也泛指上级领导发布的命令。
知体(zhī tǐ)的意思:知道身体的状况或体质。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读汉书五章》第四章,通过历史典故和形象描绘,探讨了权力运用、战略决策以及道德责任等深刻议题。
首句“避谤图苟安,讵云知体要?”揭示了人物在面对批评与压力时,往往选择逃避而非正视问题本质,这种行为并非真正的智慧或策略。接着,“竭尔灌婴谋,难弭过山盗。”引用灌婴的故事,灌婴曾以智谋平定叛乱,但此处暗示即便如此,也难以彻底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暗含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担忧。
“天门云九重,守之赤文豹。”以天门象征权力中心,九重云层比喻其深不可测,而“赤文豹”可能象征着权力的守护者,或是权力本身。这一句反映了权力的神秘与复杂性,以及维护权力的艰难。
“蒯生虽善言,无由沥血告。”提到蒯通,他善于言辞,却无法向权力中心表达自己的观点,暗示了言论自由与权力之间的矛盾。
“金钱费流输,庐山壑如窖。”描述了资源的大量消耗,如同庐山的山谷一样深不见底,隐喻了财富的无尽消耗与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
“六军霸上来,尽为儿戏噪。”指出军队本应是国家的守护者,却因内部纷争而失去纪律,如同孩童的游戏,这反映了权力斗争对国家稳定的影响。
“应变在慎权,鉴远不资耄。”强调在面对变化时,谨慎使用权力的重要性,以及长远考虑而非短视。
“张掖惟弱兵,犁污尚难傲。”提到张掖的军队力量薄弱,即使面对污秽(可能指敌人或困难),也难以自傲,暗示了军事实力与自信之间的关系。
“孝武天亶才,诏令见能到。”赞扬汉武帝的才能,他的诏令能够达到目的,体现了强者的影响力。
“是以元封初,师詟朔方暴。”最后,总结了汉武帝在元封初年时,军队震慑了北方的侵略者,展现了其军事成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探讨了权力、道德、战略与个人责任等主题,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我初游丛林,得人如满月。
细披云雾间,桂影若可掇。
旋转二十年,相半分会别。
暮途喜可掬,妙语等冰雪。
告我第一义,光艳忽振发。
老魔俱辟易,善类随击拂。
是真万里足,一举安能辍。
径山光暂韬,夜气尤昭彻。
异时摩聊老,荐藉意甚切。
子果识至人,指顾石必裂。
出我连城珍,郊庙冠前列。
无令刖足翁,二献文为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