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此联以“六经绝学两楹奠”开篇,巧妙地将张之洞在学术上的成就与深厚的学问底蕴相联系。六经,指的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儒家经典,象征着古代最高深的学问。绝学,意指无人能及的学问,这里用来形容张之洞在学术领域的卓越贡献。两楹奠,则是说他的学术成就如同两柱支撑,稳固而不可动摇,形象地表达了他对后世学术界的影响深远。
接下来的“八月秋风五丈原”,则运用了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的故事,借以赞扬张之洞虽已离世,但其精神和影响力如同诸葛亮在五丈原的英名一样,永存不朽。八月秋风,既点明了时节,也营造出一种肃穆、深远的氛围,暗喻张之洞逝世的时间与地点,同时与诸葛亮的形象相呼应,增强了联语的历史文化底蕴。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通过巧妙的典故引用和生动的意象描绘,既高度评价了张之洞在学术和政治领域的杰出贡献,又寄托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之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知识传承和历史记忆的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黄真护道人住茅山赠以小黑玉虎
少从黑虎谷中行,晚得于菟玉琢成。
辍以赠君俱隐处,大茅峰顶看风生。
新植西轩
谁谓我圃隘,栽插尚盈亩。
筑轩西临兑,规地北占酉。
阳条散繁华,怒甲擎故朽。
封培童仆劳,窥看孩稚走。
虽非观游盛,要是吾庐有。
壤疏人力薄,开发定迟后。
所赖春风意,与物无薄厚。
居闲日萧散,对此自成偶。
问我何所为,卦象观六九。
问谁之与处,达者二三友。
为生昧机利,于事寡营取。
但愿花常好,酌我樽中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