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卑飞(bēi fēi)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由卑微到崇高,一跃而起。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斥鴳(chì yàn)的意思:斥责和驱赶有害的鸟类
调和(tiáo hé)的意思:指调节不同事物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协调、和谐。
攻围(gōng wéi)的意思:指攻击敌人的阵地,使其陷入困境,无法逃脱。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蓬艾(péng ài)的意思:形容状况艰苦、贫困。
三春(sān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三个月,比喻事物兴盛的时候。
誓约(shì yuē)的意思:指许下的庄严承诺或约定,表示决心和信誓旦旦。
雁北(yàn běi)的意思:指北方地区,也用来形容人离开或远离家乡。
自知(zì zhī)的意思:了解自己的能力、局限和状况。
- 翻译
- 何必去杀害那些敌人,和谐才是高明的策略。
又听说他们坚守誓言,无需再谈论进攻的事情。
六月时大鹏向南方迁移,春天来临雁群北归巢穴。
我明白自己如同那些短视的鸟儿,只能在蓬草艾蒿间低飞。
- 注释
- 仇虏:敌人。
何须:何必。
杀:杀害。
调和:和谐。
妙机:高明策略。
坚誓约:坚守誓言。
讲攻围:谈论进攻。
六月:夏季。
鹏:大鹏鸟。
三春:春季。
雁北归:雁群北归。
斥鴳:短视的小鸟。
蓬艾:蓬草艾蒿。
卑飞:低飞。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胡寅所作的《和范元作二首(其二)》。诗人以和平为主题,表达了对敌对势力不必过度武力征讨,通过外交手段和解更为高明的观点。"仇虏何须杀,调和乃妙机"直接表明了这种立场,认为通过谈判和协议解决问题比直接攻击更为智慧。接下来的"又闻坚誓约,不用讲攻围"进一步强调了和平协议的重要性。
诗人以自然景象作比,"六月鹏南徙,三春雁北归",暗示大鹏鸟在夏季南飞,春天则北归,象征着顺应时节、和平相处的理念。最后,诗人自谦为如同斥鴳(一种小鸟,比喻自己地位低微)一样的人,即使身处低位,也愿意选择和平共处,"蓬艾且卑飞",表达了他对于和谐共存的坚定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胡寅对于和平解决争端的推崇,以及对自己角色定位的谦逊,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现实针对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破戒后明仲劝作诗韵
自别词林老冰玉,尘满胸中数千斛。
忽传健檄督我诗,我诗未成君累幅。
苦君相操如湿束,强将冠屦加老禅,顿使茹荤兼食肉。
平生此事性所好,纵使戒心宁戒目。
刘伶断酒忍解酲,虞七废书犹画腹。
群公左袒才两人,后有修撰前侍读。
向来论议各反复,老将深机信神速。
始知诗酒非俗事,诗亦可作酒可盝。
此语虽佳恨不除,悔却从前三月俗。
即当载酒携我诗,来听高谈如炙毂。
朱处士彝尊过余于太原东郊赠之
词赋雕镌老,河山骋望频。
末流弥宇宙,大雅接斯人。
世业推王谢,儒言纂孟荀。
书能搜五季,字必准先秦。
揽辔长城下,回车晋水滨。
秋风吹雁䳱,夜月卧麒麟。
玉碗人间有,珠襦地上新。
吞声同太息,吮笔一酸辛。
与尔皆椎结,于今且钓缗。
羁心萦故迹,殊域送良辰。
草没青骢晚,霜浮白堕春。
自来贤达士,往往在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