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犯(bù fàn)的意思:不犯指的是不触犯、不违背、不得罪。
参禅(cān chán)的意思:指修行禅宗,参悟佛法,达到超脱世俗的境界。
等闲(děng xián)的意思:平常、平凡、无所事事
定命(dìng mìng)的意思:指命运、命运注定的事物。
放还(fàng hái)的意思:放还是一个中国成语,意思是归还、交还。
佛祖(fó zǔ)的意思:佛教中的祖师、创始者。
呵呵(hē hē)的意思:表示嘲笑、嘲讽或不以为然的态度。
九重(jiǔ zhòng)的意思:形容层次或境界非常高。
骊珠(lí zhū)的意思:形容珍贵的东西。
名闻(míng wén)的意思:指名声远扬,广为传播的声誉。
衲僧(nà sēng)的意思:指出家修行的僧人,也用来形容人过分拘谨、拘泥于一些细节,不知变通。
岐道(qí dào)的意思:指道路分叉,比喻事情出现了两个或多个不同的方向或选择。
阙典(quē diǎn)的意思:阙指空缺、缺少,典指法律、制度。阙典意指法律制度不完善或缺失。
天道(tiān dào)的意思:指自然界的规律和道理,也指上天的旨意。
无功(wú gōng)的意思:没有成就或功绩。
瑕颣(xiá lèi)的意思:指微小的瑕疵或缺点。
学佛(xué fó)的意思:
(1).学习佛法。谓出家做和尚。 唐 方干 《贻亮上人》诗:“人间学佛知多少,浄尽心花只有师。” 唐 黄滔 《送僧》诗:“纔年七岁便从师,犹説辞家学佛迟。” 五代 徐夤 《山寺寓居》诗:“披緇学佛应无分,鹤氅谈空亦不妨。” 宋 李觏 《回明上人诗卷》诗:“学佛有餘力,吟诗过一生。”
(2).指信仰或研究佛教。 唐 郑愚 《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序》:“知余学佛,求为讚説。”《新五代史·杂传·马胤孙》:“ 胤孙 既学 韩愈 为文,故多斥浮屠之説,及罢归,乃反学佛,撰《法喜集》、《佛国记》行於世。”杨岐(yáng qí)的意思:指人心思狡猾、阴险奸诈。
遭罪(zāo zuì)的意思:遭受苦难或不幸的折磨,经历痛苦或困难。
直下(zhí xià)的意思:直接向下,形容某物或某人笔直地向下移动或下降。
竹篦(zhú bì)的意思:竹子做的篦子,比喻人的才能、品德等方面的短处或不足之处。
临济宗(lín jì zōng)的意思:指临济禅宗,是中国佛教中的一派宗派。
将错就错(jiāng cuò jiù cuò)的意思:在犯错之后,继续错误下去,不改正错误。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大师释慧远所作的《大慧禅师赞》,通过对大慧禅师修行方式的独特描绘,展现了禅宗的深刻见解和禅师的超脱境界。首句“参禅阙典,学佛无功”表达了对传统经典参悟的质疑,暗示禅修并非单纯依赖经书,而是需要个人领悟。接着,“破杨岐道,灭临济宗”暗指禅师可能挑战了杨歧派和临济宗的传统教法,主张直接体验真理。
“直下单提,佛祖不犯令”强调禅师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实践,不受佛祖戒律的束缚。随后,“掣颠掣狂,住双径峰”形容禅师行为独特,如狂风骤雨般直接,寓居在修行的两难之间,即智慧与狂放的边缘。
“等闲拈却衲僧定命索,将错就错,名闻九重”进一步揭示禅师敢于挑战常规,甚至以错误的方式达到正果,名声因此传遍高层。最后,“阿呵呵,见也么?”以笑声表达禅师对世间一切的豁达态度,而“竹篦触背,失钱遭罪”则以生动的比喻,说明禅师可能因过于超脱而面临误解或责罚。
整首诗通过形象的语言,赞扬了大慧禅师的特立独行和深邃禅悟,体现了禅宗追求顿悟和超越世俗理解的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