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题 蒋 封 州 三 径 堂 堂 本 在 丹 阳 后 避 地 四 明 再 创 宋 /林 季 仲 三 径 开 从 蒋 兖 州 ,至 今 孙 子 亦 风 流 。钩 帘 虽 对 鄮 山 月 ,闻 笛 应 悲 京 口 秋 。往 事 漫 劳 书 咄 咄 ,余 生 只 合 赋 休 休 。问 君 办 得 蓑 衣 否 ,便 好 相 随 上 钓 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便好(biàn hǎo)的意思:便利,方便。
钓舟(diào zhōu)的意思:指故意引诱他人上当受骗。
咄咄(duō duō)的意思:形容气势威严,态度强硬。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好相(hǎo xiāng)的意思:形容好像、相似。
京口(jīng kǒu)的意思:指言辞严峻,态度严厉,不容违抗的样子。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言辞严厉、态度坚决。
开从(kāi cóng)的意思:指没有始终一贯的主见和原则,随意变换立场或态度。
三径(sān jìng)的意思:指三条道路,比喻做事情的方法或途径。
上钓(shàng diào)的意思:指上当,被人欺骗或利用。
蓑衣(suō yī)的意思:比喻虚伪、伪装。
孙子(sūn zi)的意思:指孙子或后代,也用来形容晚辈或后人。
往事(wǎng shì)的意思: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闻笛(wén dí)的意思:指听到笛声,意味着某种特定情境的到来。
相随(xiāng suí)的意思:相互跟随,彼此陪伴
休休(xiū xiū)的意思:停止、休息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只合(zhī hé)的意思:只适合某种特定情况或条件。
- 注释
- 三径:隐士居住的小路。
蒋兖州:历史人物,可能指代某位有影响力的人。
孙子:子孙后代。
风流:才情出众,有文采。
钩帘:挂着的窗帘。
鄮山月:浙江鄞县的名胜,代指家乡或宁静的夜晚。
闻笛:听到笛声。
京口秋:江苏镇江,这里可能暗指战乱或离别之愁。
往事:过去的经历。
书咄咄:《晋书》中王衍的故事,形容叹息世事无常。
馀生:剩余的人生。
赋休休:享受悠闲的生活。
办得:准备。
蓑衣:渔夫穿的草编衣服。
钓舟:钓鱼的小船。
- 翻译
- 当初三径由蒋兖州引领开辟,直到如今子孙也显现出才情风雅。
即使在鄮山月色下挂起窗帘,听到笛声也会勾起对京口秋天的哀伤。
过去的往事不必再一一追忆,剩下的日子只适合安逸闲适。
我问你,准备好做渔夫的蓑衣了吗?那样我们就可以一起乘舟垂钓了。
-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寄情于友人蒋兖州在三径堂的生活情景。首句“三径开从蒋兖州”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和对旧居的怀念,暗示了蒋氏的高洁品格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次句“至今孙子亦风流”则赞美了蒋家后代的才情风雅。
“钩帘虽对鄮山月”写诗人想象朋友在月色下独酌,尽管美景当前,但“闻笛应悲京口秋”又透露出对往昔京口(可能指战乱之地)的感慨,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接下来,“往事漫劳书咄咄”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对世事无常的感叹,而“馀生只合赋休休”则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向往归隐的心境。
最后两句“问君办得蓑衣否,便好相随上钓舟”,以质朴的语言询问友人是否准备好过上渔樵生活的必需品,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一同归隐的愿望,展现出深厚的友情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远,既是对友人的赞许,也是对自己人生选择的思考,展现了宋代理性与情感交融的诗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汉宫春·其三船上美人
水滑春融,见笙歌过处,一点娇红。
惊传木兰身上,擎出芙蓉。
嫣然半面,甚波光、摇荡帘栊。
惟属取,知情晚炤,穿窗常近芳容。
自喜凌波未动,趁牙樯宛转,已渡桥东。
应怜冶游醉客,踏破芳茸。
彩云渐远,望归帆、怨极西风。
都道是、甄妃出浴,不知此赋谁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