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昭德皇后挽歌词》
《昭德皇后挽歌词》全文
唐 / 权德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水源流远涂山礼命升。

往年求故剑,今夕祔初陵。

鸾镜金波涩,翚衣玉彩凝。

千年子孙庆,孝理蒸蒸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金波(jīn bō)的意思:指金色的波浪,比喻光辉灿烂的景象或壮丽的气势。

今夕(jīn xī)的意思:今天晚上

礼命(lǐ mìng)的意思:遵守礼节,服从命令

流远(liú yuǎn)的意思:指事物逐渐远离或逐渐消失。

鸾镜(luán jìng)的意思:指美女的容貌,比喻美丽的女子。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水源(shuǐ yuán)的意思:指水的来源或水源地,也比喻事物的根本或基础。

涂山(tú shān)的意思:形容文笔或书法极其拙劣,毫无艺术价值。

往年(wǎng nián)的意思:过去的年份;以往的岁月。

孝理(xiào lǐ)的意思:指尊重父母、孝顺长辈的道理和原则。

源流(yuán liú)的意思:

◎ 源流 yuánliú
(1) [origin and development] 水的本源和支流
顺涧爬山,直到源流之处。——《西游记》
(2) ;借指事物的起源和发展
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西游记》

蒸蒸(zhēng zhēng)的意思:形容事物不断发展、兴旺,日益蓬勃的意思。

子孙(zǐ sūn)的意思:后代、子孙后辈。

翻译
淮河源头水流长,涂山之上礼仪盛。
过去寻找旧剑意,今夜合葬新陵旁。
鸾镜上金光暗淡,华美的鸟羽衣凝滞。
千年之后子孙欢,孝道繁盛如日升。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权德舆为悼念昭德皇后所作的挽歌。全诗语言典雅,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古人对逝者的哀思和追念。

"淮水源流远,涂山礼命升"两句,通过对淮河源头和涂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情。淮水滚滚不息,象征着时间的长久和记忆的深刻;涂山则是古代帝王祭祀之地,此处用以表示对逝者崇高敬意的礼仪。

"往年求故剑,今夕祔初陵"两句,诗人回忆起往昔寻访古剑的情景,而今夜则是在昭德皇后的陵墓前进行祭奠。古剑和初陵都是对逝者不朽的象征,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心中的哀伤。

"鸾镜金波涩,翚衣玉彩凝"两句,以精美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表现了皇后的尊贵与美好。鸾镜和翚衣都是古代用以象征高贵品质的物品,而金波涩、玉彩凝则强调其光泽和坚固不变,寓意皇后品德如同珍宝般永存。

"千年子孙庆,孝理在蒸蒸"两句,表达了对昭德皇后的深切哀思与祝福。诗人期望她的美德能够流传千年,让后世子孙都能受到她的教化和感召,这种情感是纯粹的,是不受时间限制的。

总体来说,这首挽歌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古代器物以及皇后的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思和永恒的怀念。每一句都渗透着浓郁的情感和对逝者不朽品德的赞美,是一首集哀思与颂德于一体的杰出挽歌。

作者介绍
权德舆

权德舆
朝代:唐   字:载之   籍贯: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   生辰:759年-818年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少有才气,未冠时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唐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次知贡举。唐宪宗时,累迁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后坐事罢相,历任东都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
猜你喜欢

春郊遣兴

两三词客不须邀,徐步郊原入望遥。

一院昼长莺语滑,长堤花暖马蹄骄。

绕城杨柳新霏絮,护水田家未插苗。

何处酒帘悬落日,相期醉后听吹箫。

(0)

病抵淮阴·其二

鸿鹄已高飞,天空去冥冥。

非不历寥廓,无乃劳影形。

晓起坐船头,犹畏秋露零。

徒倚倦足力,视彼浮藻萍。

(0)

金山九日

佳节逢重九,孤踪寄海涯。

自怜犹墨绶,多病已黄花。

欲问南来雁,那堪此际笳。

夜深眠不得,移枕听慈鸦。

(0)

别栗健斋二首·其一

的发当何日,孤踪寄远城。

念归良独苦,闻别不胜情。

野渡留江艇,风烟款客程。

知君怀缱绻,须我一杯倾。

(0)

王母歌·其六

玉洞桃花引去津,鹤声犹似隔红尘。

自嫌王烈无仙分,乞得素书翻与人。

(0)

寿嵇川南母·其四

二月蟠桃亦放花,花枝烂熳赤城霞。

逡巡已结千年实,更觅安期枣似瓜。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