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把酒(bǎ jiǔ)的意思:举杯祝酒,为了庆祝或表达祝福而举杯。
伯高(bó gāo)的意思:形容人的声音高亢、嘹亮。
不遇(bù yù)的意思:没有遇到好机会或好运气。
登龙(dēng lóng)的意思:指升迁到高位或者取得重要成就。
国语(guó yǔ)的意思: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所通用的语言,即现代汉语普通话。
刻鹄(kè hú)的意思:形容人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离骚(lí sāo)的意思:指离散、离别之愁。
两手(liǎng shǒu)的意思:两手意味着同时使用两种方法或策略,表示全面、周到和灵活的处理问题。
免官(miǎn guān)的意思:免去官职,不担任官职。
囚山(qiú shān)的意思:指被困在山中无法逃脱的境地,比喻陷入困境或束缚。
驱使(qū shǐ)的意思:指强迫或激励他人做事,使其服从自己的意愿。
仁人(rén rén)的意思:指有仁慈之心的人,善良、宽厚、怜悯他人的人。
投阁(tóu gé)的意思:指在政治上或职位上得到提拔,进入高位。
幸免(xìng miǎn)的意思:避免遭受不幸或灾祸。
游遨(yóu áo)的意思:自由自在地游荡、漫游。形容自由自在地行动或思考。
有意(yǒu yì)的意思:有趣或有价值的
- 翻译
- 在海上遇见陆地的交通工具,仁德之人不得志只能感叹漂泊。
想要攀龙附凤的志向,效仿元礼老师;模仿鸿鹄的意图,却无心像伯高那样清高。
常常嘲笑自己被囚禁山中并非国家所需,深深惋惜选择投阁自尽反倒是违背了屈原的遗志。
庆幸自己能避免官场的束缚,双手还能握杯畅饮美酒。
- 注释
- 逢:遇见。
仁人:有道德、有仁德的人。
元礼:古代贤士,指荀子,名况,字元礼。
刻鹄:比喻模仿不切实际,这里指效仿伯高。
囚山:比喻被限制或困于某处。
投阁:投掷进入阁楼,指自杀。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借以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感。
官驱使:官府的驱使,指官场生活。
把酒螯:持杯饮酒,螯指螃蟹的大钳,此处代指饮酒。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至元朝初期的文人陆文圭所作,名为《和戴帅初寄诗韵》。诗人以入海乘舟的意象开篇,表达自己在仕途中的困顿,如同船只在陆地上行驶,暗示了他怀才不遇的境况。他以“仁人不遇叹游遨”表达了对自身际遇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游离的情绪。
接着,诗人提到“登龙有意师元礼”,暗指自己有志于攀龙附凤,效仿汉代名臣陈蕃(字元礼)的贤能,但现实中却难以实现。他对那些模仿无益的行为表示讽刺,如“刻鹄何心效伯高”,借典故批评那些盲目追求高位的人。
诗中“每笑囚山非国语”一句,可能是指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嘲笑,认为这不是真正的为国效力的方式;而“绝怜投阁反离骚”则借屈原投江自尽的典故,表达了对理想破灭的哀痛,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最后,诗人庆幸自己能够避免官场的束缚,“此身幸免官驱使”,但仍保持饮酒的豪情,“两手犹能把酒螯”。这句诗体现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但仍不失洒脱与乐观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比喻和个人经历,展现了诗人仕途失意后的深沉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落差的反思,语言含蓄,情感深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蓦山溪·玉堂三老
玉堂三老。
唯识王三操。
复许辨三台,更能润、三田倚靠。
自然三耀,攒聚气精神运三车,依三教,永没沈三道。
须通三玉。
方见三清好。
真性照三峰,陡免了、三焦做造。
休论三世,诸佛现前来,得三乘,游三昧,莹莹归三岛。
蓦山溪·修行学道
修行学道,切莫凭婴姹。
只是这些儿,把尘俗、般般不惹。
自然萧索,寂寞与他依,餐残饭,著粗衣,饱暖休相舍。
常从坦荡,守养身躯假。
闲里得真闲,觉清凉、惺惺洒洒。
暗中功行,直待两盈盈,灵明显,做逍遥,师父看来也。
蓦山溪·观公形貌
观公形貌,俊爽偏清秀。
慷慨又雄豪,你肯把、清闲拯救。
只知名利,前路做荣华,论文章,说佳吉,衣紫金章绶。
肯来随我,闻早植休咎。
切虑逐波流,但肯还、迷情恋酒。
稍知玄妙,略得悟逍遥,明月里,弄清风,蓬岛同携手。
蓦山溪·水中沤起
水中沤起,来往相随走。
旋旋被风吹,便生灭、暂无还有。
忽亡忽聚,*速没人知,如浮世,不坚牢,名利难长久。
诸公早悟,休要迷花酒。
养聚气和神,更认取、三光灵秀。
朝昏调摄,保护结金丹,添真莹,放明光,永得逍遥寿。
蓦山溪·修仙慕道
修仙慕道,为甚都担阁。
妄想太虚高,皆由骋、外缘欢乐。
内中珍宝,未晓是无为,只夸强,又夸能,夸里还销铄。
非知下手,怎会重安脚。
每谩度饥寒,争似把、阴阳做作。
白纯红赫,光艳灿然殊,一方圆,十方明,方现真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