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亦嗟发落,暮亦嗟发落。
落尽诚可嗟,尽来亦不恶。
最宜湿暑天,头轻无髻缚。
不烦(bù fán)的意思:不烦意指心境宁静,不受外界干扰,不被困扰烦恼。
不恶(bù è)的意思:
(1).谓不为恶声厉色。《易·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程颐 传:“远小人之道,若以恶声厉色,适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矜庄威严,使知敬畏。”
(2).不坏;不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王凝之 谢夫 人既往 王氏 ,大薄 凝之 ;既还 谢 家,意大不説。太傅慰释之曰:‘ 王郎 , 逸少 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廼尔?’” 唐 白居易 《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诗:“紫綬相辉应不恶,白鬚同色復何如?” 鲁迅 《野草·死后》:“在手背上触到草席的条纹,觉得这尸衾倒也不恶。”
尘缨(chén yīng)的意思:指战争中战马奔驰时扬起的尘土和缰绳。比喻战争或竞争中争先恐后的情景。
发落(fā luò)的意思:指对人进行批评、责备、惩罚等。
寒泉(hán quán)的意思:指冷清、寂寞无人的景象或境况。
解去(jiě qù)的意思:解开、消除
巾帻(jīn zé)的意思:指帽子上的巾和帻,比喻人的品德和学问。
暑天(shǔ tiān)的意思:指炎热的夏天。
梳掠(shū lüě)的意思:梳理、整理。
醍醐(tí hú)的意思:指最好的、最精华的东西。
剃削(tì xuē)的意思:指削减、减少。
洗沐(xǐ mù)的意思:指洗浴、梳洗,也可指整顿恢复元气。
银瓶(yín píng)的意思:指人的头发已经完全变白,如同银瓶一样。
缨络(yīng luò)的意思:指衣服上的绳子和扣子,比喻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关联。
有如(yǒu rú)的意思:形容某物或某人与另一物或另一人非常相似或相仿,如同一样。
自在(zì zài)的意思:自由、不受束缚、无拘无束
坐受(zuò shòu)的意思:坐着接受,被动地承受或忍受。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热夏日中和尚解脱尘世烦恼后的清凉自在情景。诗人通过对比和设想,表达了剃发生活的轻松与自由。
"朝亦嗟发落,暮亦嗟发落"两句,生动地表现了头发随时都可能因汗水而黏连,这种感觉让人感到烦恼。接着"落尽诚可嗟,尽来亦不恶"则表明一旦剃去头发,这些烦恼也就随之消失。
"既不劳洗沐, 又不烦梳掠"进一步描绘了和尚生活的简单与无忧。"最宜湿暑天,头轻无髻缚"则强调了剃发后的清凉与轻松感,无需再担心头发的束缚。
下半首诗转向具体的情景描述:"脱置垢巾帻,解去尘缨络"一方面写出了和尚生活中的简约,一方面也暗示了脱离尘世俗缘的精神状态。"银瓶贮寒泉,当顶倾一勺"则是对清凉滋润感受的生动描绘,水的清凉与心灵的洗涤相互映照。
最后两句"有如醍醐灌,坐受清凉乐。因悟自在僧,亦资于剃削"不仅是对前述情景的总结,更是对精神层面上的解脱与享受的表达。诗人通过和尚剃发后的自在与快乐,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本真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新脱俗,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态度和生活哲学。
偶奉纶书莅旭川,郡楼嘉致尽依然。
松攲鸟道云藏寺,月满渔舟水浸天。
望帝古祠花簇簇,锦城归路草芊芊。
有时倚槛垂双袂,故国风光似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