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命霞作赤,谁唤兰云馥。
色臭目鼻交,宛转根尘逐。
朅来朔塞游,例事皆不复。
采摘(cǎi zhāi)的意思:采摘是指采集水果、蔬菜等农作物的行为。在引申意义上,采摘也可以表示取得或获取某种东西。
草原(cǎo yuán)的意思:指广袤无垠的大片草地,通常用来形容风景开阔、美丽壮观的大草原。
柴桑(chái sāng)的意思:指人们生活贫困、艰苦的地方。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东篱(dōng lí)的意思:东篱是指东边的篱笆,比喻境界高、品德纯洁的人。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九日(jiǔ rì)的意思:指时间短暂,形容事物转瞬即逝。
培塿(péi lǒu)的意思:培养和训练人才。
清福(qīng fú)的意思:指清贫而福禄充盈的生活状态。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朔塞(shuò sāi)的意思:形容地方荒凉、贫瘠。
宛转(wǎn zhuǎn)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文章的转折婉转、曲折动人。
乌帽(wū mào)的意思:指控告、诬蔑他人。
茱萸(zhū yú)的意思:指坚贞不屈、永不改变的品质和态度。
柴桑翁(chái sāng wēng)的意思:指年老体弱的人,也可用来形容人的衰老状态。
此诗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题为《重阳无菊之作》。全诗以重阳节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对传统习俗的感慨与反思。
首句“谁命霞作赤,谁唤兰云馥”以自然景象起笔,以霞的红色和云的香气,引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接着“色臭目鼻交,宛转根尘逐”则以更抽象的方式,表达了对世间万物变化无常、难以捉摸的感慨。
“今日乃九日,古有登高俗”点明了诗歌的主题——重阳节登高。接下来“乌帽插茱萸,黄花泛?醁”描绘了传统节日中人们佩戴茱萸、品尝菊花酒的习俗,充满了节日的氛围。
然而,“朅来朔塞游,例事皆不复”一句转折,诗人似乎在反思现代生活中传统习俗的逐渐消失,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失落感。“日日临穹冈,培塿嗤寄躅”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失落,诗人每日登高,却找不到往昔的乐趣。
最后,“是药堪采摘,碛草原皆菊”通过描述自然界的菊花,暗示了即使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地方,也能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平静。而“何必柴桑翁,东篱始清福”则是对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和内心宁静的向往。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载体,融合了对传统节日习俗的怀念、对现代生活的反思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
西自荆巫彻海涯,南从吴越接京华。
半天下管权何重,两地间游路不赊。
山泽利均资我国,江湖境尽属君家。
帝心已简身宁愧,使额虽雄性不奢。
数道转输归检察,满朝才子动吟誇。
搜寻奸诈穷毫发,举荐廉能在齿牙。
彩旆双飘为从物,画船一簇是行衙。
已闻村落添农器,渐见汀洲减钓车。
不使菰蒲侵黍稷,将令橘柚变桑麻。
台州顶自寻仙药,建水湄亲采御茶。
器量宽如波浩渺,风谣多似橹呕鸦。
闲寻僧话穿云叶,静听渔歌隔浪花。
野客唱酬容散拙,郡侯迎送厌喧哗。
携筇未遂攀陪去,溪士时时动叹嗟。
《寄淮南制置使薛户部》【宋·魏野】西自荆巫彻海涯,南从吴越接京华。半天下管权何重,两地间游路不赊。山泽利均资我国,江湖境尽属君家。帝心已简身宁愧,使额虽雄性不奢。数道转输归检察,满朝才子动吟誇。搜寻奸诈穷毫发,举荐廉能在齿牙。彩旆双飘为从物,画船一簇是行衙。已闻村落添农器,渐见汀洲减钓车。不使菰蒲侵黍稷,将令橘柚变桑麻。台州顶自寻仙药,建水湄亲采御茶。器量宽如波浩渺,风谣多似橹呕鸦。闲寻僧话穿云叶,静听渔歌隔浪花。野客唱酬容散拙,郡侯迎送厌喧哗。携筇未遂攀陪去,溪士时时动叹嗟。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5467c68e1d98ee0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