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袁通判挽词·其二》
《袁通判挽词·其二》全文
宋 / 楼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盛德不容赞,多言柰何

大圭元不琢,古井无波

前辈凋谢后生琢磨

同庚适斋老,托体共山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容(bù róng)的意思:不可容忍、不能容忍

大圭(dà guī)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宏大壮丽。

凋谢(diāo xiè)的意思:指花朵凋谢,比喻事物的兴盛逐渐消退。

多言(duō yán)的意思:多说话或多发表意见

古井(gǔ jǐng)的意思:指古老的井,比喻人的才能、智慧等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

后生(hòu shēng)的意思:指年纪较小或资历较浅的人。

柰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原因,表示追问理由。

前辈(qián bèi)的意思:指在年龄、职位、学问等方面比自己更早出现或更高一级的人。

盛德(shèng dé)的意思:指人的德行高尚、品德优良。

同庚(tóng gēng)的意思:同年同月同日生,指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

托体(tuō tǐ)的意思:指依靠或借助外力或他人的支持来维持自己的身体或生活。

无波(wú bō)的意思:没有波浪,形容水面平静,没有波澜。

琢磨(zuó mo)的意思:琢磨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思考、探索和思索的过程。它表示经过深入思考和研究后获得的理解和洞察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楼钥所作的挽词,表达了对袁通判的敬仰和对其去世的哀悼之情。"盛德不容赞,多言可奈何",意思是袁通判的高尚品德无需过多赞美,他的美德已经超越了言辞所能表达的程度,流露出对其人格魅力的深深敬佩。"大圭元不琢,古井竟无波",以大圭和古井为喻,形容袁通判的品性如同未经雕琢的大圭般自然纯粹,内心如古井般深沉平静,不露声色。

"前辈苦凋谢,后生谁琢磨",惋惜前辈们的离世,同时也暗示后辈们难以再找到像袁通判这样值得学习的楷模。"同庚适斋老,托体共山阿",提到与袁通判同龄的适斋老人,他们一同老去,如今袁通判已逝,只剩下他们共享山川大地,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通过对袁通判的品德赞扬和对其逝世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亡友的深切怀念和敬仰。

作者介绍
楼钥

楼钥
朝代:宋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9)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4)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5)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2)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2)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2)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