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音(āi yīn)的意思:表示悲伤的声音。
不名(bù míng)的意思:不知名,没有名声或声誉。
禅河(chán hé)的意思:指心境宁静、思维清晰的状态。
点化(diǎn huà)的意思:通过启发或教导使人明白事理、悟道理。
古色(gǔ sè)的意思:指古代的风貌、风格,或者指古代的色彩、氛围等。
后缘(hòu yuán)的意思:指事情或情感的结局或结果。
坚凝(jiān níng)的意思:坚硬而凝固不化
空劫(kōng jié)的意思:空劫是指天灾人祸所造成的灾难和破坏。
切玉(qiē yù)的意思:切割玉石,比喻对人的才能或品德进行严格的评价和选择。
青天(qīng tiān)的意思:指晴朗明朗的天空,也可引申为没有障碍或压力的境地。
秋烟(qiū yān)的意思:秋天的烟雾,比喻事物的变幻和无常。
勺水(sháo shuǐ)的意思:形容非常吝啬,舍不得浪费。
师传(shī chuán)的意思:师徒之间的传承和学习。
书林(shū lín)的意思:指众多的书籍,形容知识丰富或书籍众多的地方。
朽壤(xiǔ rǎng)的意思:指土地贫瘠、不肥沃。
- 鉴赏
这首诗由元好问创作,是《汴禅师自斲普照石为研以诗见饷为和二首》中的第二首。元好问是中国金末元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他的作品往往富含哲理与情感,这首诗也不例外。
诗中“点化铅仍见,坚凝铁易穿”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普照石比作经过点化的铅,即使坚硬如铁也能轻易穿透,寓意着普照石的质地非凡,能够超越常物。接下来,“何年埋朽壤,此日睹青天”则描绘了普照石从深埋地下到被发现的转变过程,象征着事物在时间长河中的变化与升华。
“古色秋烟重,哀音夜雨悬”两句,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深邃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暗示普照石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韵味与价值。而“有刀堪切玉,是镜不名砖”则进一步强调了普照石的珍贵与独特,如同可以切割美玉的宝刀,又如能映照真我而不误认的明镜。
“佛荫沦空劫,书林结后缘”表达了对普照石所蕴含的深厚佛教文化意义的敬仰,以及它在知识与智慧领域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最后,“禅河一勺水,更拟就师传”则寄寓了诗人希望将这份珍贵之物传承下去的愿望,如同从禅河中汲取的一勺清水,希望能将其精华传授给后来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普照石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其物质上的独特与珍贵,更蕴含了深刻的文化与哲学思考,体现了元好问对于自然之美与人文精神的双重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怨诗
春花艳绮室,春月明瑶阶。
花月悄无光,抱影眠空斋。
与子新缔交,燕婉两心谐。
昨欢今寂寞,顿若恩情乖。
岂必恩情乖,鸩媒不我偕。
中宵梦子至,贻我同心钗。
钗贻正在手,栖乌翻庭槐。
宛转见颜色,倏而违形骸。
独处妾所安,愿子无伤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