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社会中教育与礼仪的重要性以及官方对地方教育的重视。通过“比年学校兴,礼义生于富”两句,诗人表达了随着学校教育的兴起,社会上逐渐形成了重视礼仪、崇尚知识的风气。这反映了宋代社会在文化教育方面的进步,以及经济繁荣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接着,“使节按部来,士子皆奔辏”则进一步说明了朝廷对地方教育的关心与支持。朝廷派遣官员巡视各地,不仅体现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治理的重视,也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士子们纷纷聚集,表明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和对提升个人修养的追求,这种现象反映了宋代社会对于人才的渴求和对教育的高度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述教育与礼仪在宋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官方对教育的支持与推动,展现了宋代社会文化繁荣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与需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贺新郎.赠永叔
池上荷花赭。映珠帘、冰盘消暑,青禽飞下。
亲旧宾朋闲笑语,满座称觞劝斝。
更休问、年华老大。
绿酒金尊聊玩世,笑白云、苍狗由他罢。
最堪乐,天山卦。北窗曲榭花枝亚。
遣余年、阮宣筇杖,邺侯书架。
学易知天从此始,说甚屠龙呼马。
早报道、先生醉也。
种竹观鱼都乐事,况清谭、诗卷真佳话。
谁复数,耆英社。
水调歌头.奉旨诣文华殿,代拜先圣先师
雨霁苍龙阙,月明虎豹关。
虚阁遥闻清漏,鸟宿禁林安。
左掖金铺半启,西内钟声初动,玉殿上香还。
草承瑶佩湿,花映鹤袍丹。正高城,击柝罢,小星残。
身绕凤凰池上,归步信安闲。
忝窃孤卿重任,沾沐圣师余泽,真愧草茅寒。
遭逢千载异,君德重于山。
沁园春
小院无人,整日垂帘,孤负好春。
正春愁难系,游丝撩乱,春魂不定,飞絮飘零。
浓绿欺红,残红泣绿,泪向东风莫须倾。
群芳谱,把香绒几缕,欲绣难成。无情最是啼莺。
更惊起、阑干午梦醒。
怕一泓菱镜,照来消瘦,一声梅笛,吹彻凄清。
柳色湔衣,苔痕缀石,楼外斜阳易感人。
临波立,折杨枝作管,写出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