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地接龟沙,边风送征雁。
霜明草正腓,峰逼日易晏。
岷河源涉屡,蜀甸途行惯。
从宦(cóng huàn)的意思:指离开官场,告别官员身份。
都畿(dū jī)的意思:
(1).京都及其周围地区。 晋 皇甫谧 《<三都赋>序》:“而却为 魏 主述其都畿弘敞丰丽,奄有诸华之意。” 唐 白居易 《议罢漕运可否策》:“然都畿所理征赋不充,故岁漕 山 东穀四百万斛,用给京师。”《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 唐 室多故,东方诸镇,兵接都畿,公当归相天子,静中原以固根本。”
(2). 唐 道名。辖今 河南省 西部。《新唐书·地理志一》:“ 开元 二十一年,又因十道分 山南 、 江南 为东西道,增置 黔中道 及 京畿 、 都畿 ,置十五採访使。”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历代州域形势·唐》:“ 明皇 增饰旧章,分十五道,曰 京畿 ,曰 都畿 ……曰 岭南 。”原注:“ 都畿 ,治 东都 , 河南 陕 、 汝 、 郑 、 怀 等州属焉,分 河南 道置。”
河源(hé yuán)的意思:比喻事物的根源或起源。
弧室(hú shì)的意思:形容房屋或建筑物的弧形或拱形顶部。
领军(lǐng jū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引领潮流或带头做事情。
气象(qì xiàng)的意思:形容景象多变,气候变化多样。
嵌谷(qiàn gǔ)的意思:隐藏在深谷中,形容人或事物隐藏得很深,不易被发现。
驱马(qū mǎ)的意思:指驱使马匹前进,比喻推动事物发展或进展。
三川(sān chuān)的意思:指长江、黄河和淮河三大水系,也可泛指三个重要的区域或地方。
食禄(shí lù)的意思:指靠着公家的俸禄来养活自己,没有实际工作或创造财富的能力。
使气(shǐ qì)的意思:指故意惹怒、激怒别人。
石坂(shí bǎn)的意思:指坚硬的石头阻挡住了去路,比喻遭遇到困难或阻碍。
霜明(shuāng míng)的意思:指天气寒冷、冬季的早晨,霜已经消失,天空开始明亮。
提兵(tí bīng)的意思:调集军队,准备作战。
消忧(xiāo yōu)的意思:消除烦恼、解除忧愁
忧患(yōu huàn)的意思:指忧虑和担忧,特指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感到担心。
征雁(zhēng yàn)的意思:指派使者或者信使去传递消息或者请求。
注意(zhù yì)的意思:留意、关注、注意
奏凯(zòu kǎi)的意思:指战胜敌人,取得辉煌胜利。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领兵征战的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军事行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边塞的荒凉与战争的紧迫。诗人以深厚的笔力勾勒出一幅雄浑的山川战事图。
"古地接龟沙,边风送征雁"两句,设定了一种边疆的氛围,古老的大地与遥远的鸿雁交织出一种苍凉之感。"霜明草正腓,峰逼日易晏"则描绘了山野初霜,草木凋敝,以及日落山谷间光影的变化,这些都是边塞战争中难以避免的自然景象。
诗中的"集旅布嵌谷,驱马历层涧"和"岷河源涉屡,蜀甸途行惯"则表现了军队穿梭在复杂的地形之中,不断地前进,这些动作充满了紧迫感和战斗的艰辛。
"矢橐弧室岂领军,儋爵食禄由从宦"两句,透露出了将军的身份和其军旅生涯的不易。这里的"矢橐"象征着战争的危险,而"儋爵食禄"则是对官职与俸禄的描述,表明了作者的社会地位。
最后的"注意奏凯赴都畿,速令提兵还石坂。三川顿使气象清,卖刀买犊消忧患"几句,则是战事告捷后的场景,将军要迅速返回,并且诗中透露出一种解脱和放松的心境。这不仅反映了战争的胜利,也表达了一种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战争的交织描写,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和高度的艺术造诣。
忆君访我风凄凄,梅花始开香雪迷。
君今别去春已尽,人归何似春归?。
春归花鸟阑,人归诗酒寒。
君归即是我归路,我欲从之不得渡。
恨杀留春不肯住,还愁送君君不顾。
我今送君在何所,中泠以南还顾渚。
饱嚼紫笋啖青梅,水底黄鱼三尺许。
累累卢橘大于拳,葵榴照眼争相鲜。
一石已尽呼不歇,吴姬调笑歌当筵。
歌当筵,声几度。
醉花何处不留吟,报尔周郎应弗误。
尔时回首甓湖头,白云片片凌沧洲。
谁更行吟纷未已,并入于于蝶梦里。
翩翩重问广陵涛,苜蓿斋中读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