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何仲默》
《赋得何仲默》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仲默自天秀,弱龄遐瞩

十六游京邑艺苑高足

挥毫坐华观,怀人理清曲。

归来放情志,日晏从所欲。

好玩遗芳明德相勖

古道谅寡谐,遂令伤局促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放情(fàng qíng)的意思:指毫不顾忌地表露真情,毫无保留地表达感情。

高足(gāo zú)的意思:学生的学问高超,才华出众。

古道(gǔ dào)的意思:指古代的道路,也表示古老的道路或传统。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好玩(hǎo wán)的意思:有趣、有乐趣

怀人(huái rén)的意思:怀念或思念某人。

挥毫(huī háo)的意思:挥毫是指用毛笔挥动,表示书法家挥毫泼墨,意味着写作或创作的动作。

结好(jié hǎo)的意思:彼此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或友谊

京邑(jīng yì)的意思:京邑指的是京城或都邑,表示国都或重要城市。

局促(jú cù)的意思:指空间狭小,使人感到不舒适或不自在。

明德(míng dé)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具有明德之人应有的优秀品质。

情志(qíng zhì)的意思:指人的感情和志向。

人理(rén lǐ)的意思:指人类社会的道德准则、法律规范或自然界的规律。

日晏(rì yàn)的意思:指太阳快要落山,天色渐晚的时候。

弱龄(ruò líng)的意思:指年纪尚幼,体弱而无力。

遐瞩(xiá zhǔ)的意思:指远远超过他人,高出一筹。

相勖(xiāng xù)的意思:相互鼓励、激励

遗芳(yí fāng)的意思:指留下来的美好事物或优秀作品。

艺苑(yì yuàn)的意思:指艺术的殿堂或艺术家的聚集地。

策高足(cè gāo zú)的意思:策略高明,足智多谋。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题为《赋得何仲默》。诗中描绘了何仲默先生的才华横溢与高尚品德,以及其在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

首句“仲默自天秀”,赞美何仲默先生天赋异禀,犹如天赐之才。接着“弱龄负遐瞩”表明他年少时便心怀远大理想和抱负。十六岁即游历京城,其在艺苑中的表现令人瞩目,可见其才华横溢。“挥毫坐华观,怀人理清曲”描述了他在文坛上的风采,挥洒笔墨,创作出清雅的乐章,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归来放情志,日晏从所欲”则展现了他归隐后的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生活态度。“结好玩遗芳,明德以相勖”赞颂他与朋友相聚,享受生活的同时,也注重品德修养,相互勉励。“古道谅寡谐,遂令伤局促”则感叹于古代道德规范的稀少,使得人们在追求理想时难免感到局促不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何仲默先生在艺术与道德上的双重追求,以及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李攀龙以其独特的视角,将何仲默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既体现了对前辈的敬仰,也传达了对高尚人格的赞美。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赠无诤和尚四首·其二

稽首丛林无诤师,我因有诤落便宜。

问师无诤中三昧,笑指岩前没字碑。

(0)

送螃蟹

昔人瞻蟹惮监州,今献霜螯助拍浮。

料得监州应笑领,无肠公子也风流。

(0)

悼王致处士

处士生涯水一瓢,行年七十更萧条。

老妻稻下分遗秉,弱子松间拾堕樵。

岂有声名高后世,遂无饘粥永今朝。

穷魂散漫知何处,甬水东西不可招。

(0)

送西京签判王著作

儿曹曾上洛城头,尚记清波绕驿流。

却想山川常在梦,可怜颜发已惊秋。

辟书今日看君去,著籍长年叹我留。

三十六峰应好在,寄声多谢欲来游。

(0)

次韵昌叔咏尘

尘土轻飏不自持,纷纷生物更相吹。

翻成地上高烟雾,散在人间要路岐。

一世竞驰甘睬目,几家清坐得轩眉。

超然祇有江湖上,还见波涛恐我时。

(0)

次韵张德甫奉议

知君非我载醪人,终日相随免污茵。

赏尽高山见流水,唱残白雪值阳春。

中分香积如来钵,对现毗耶长者身。

谁拂定林幽处壁,与君图写继吾真。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