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韩本自圣,陋古不复稽。
巨君纵独欲,借经作岩崖。
我如终不言,谁悟角与羁。
本自(běn zì)的意思:从本质上说,本身
璧人(bì rén)的意思:指非常出色、极为完美的人,比喻无可挑剔的人。
不言(bù yán)的意思:指不说话,保持沉默。
大道(dà dào)的意思:指道路、道义、规律等广泛而深远的事物。
得已(de yǐ)的意思:得到已经足够,不再追求更多。
分裂(fēn liè)的意思:指一个整体或团体分散、分离成若干个独立的个体或派别。
井蛙(jǐng wā)的意思:形容见识狭窄,眼界狭隘的人。
破碎(pò suì)的意思:指被打碎、破坏,失去原有的完整和完美。
岂得(qǐ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或者不能如愿以偿的意思。
青衿(qīng jīn)的意思:指年轻人的服装,也用来形容年轻人。
人人(rén rén)的意思:指每个人都具备某种特质或状态。
人怀(rén huái)的意思:指人的心思、意图、情感等。
岩崖(yán yá)的意思:指险峻的山崖或悬崖。比喻处境险恶或困难重重。
有成(yǒu chéng)的意思:指事物有所成就或达到一定水平。
凿齿(záo chǐ)的意思:形容人说话利索,口才流利。
珠璧(zhū bì)的意思:指珍贵的宝石,也用来比喻非常珍贵的人或物。
青衿子(qīng jīn zǐ)的意思:指年少时充满朝气和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思想家苏轼(苏东坡)的作品。全诗语言精炼,意蕴含深,通过对古今之分、个人欲望与大道破碎的反思,展现了作者深邃的哲理和批判精神。
“申、韩本自圣,陋古不复稽。”这两句开篇便点出了申不害和韩非两位法家各自标榜自己的学说,不再追溯古代的道统。申、韩代表了法治思想的倡导者,他们强调以法律来约束人心,体现了对个人意志的尊重与强化。
“巨君纵独欲,借经作岩崖。”这里的“巨君”可能指的是掌握权力的人,他们放纵自己的私欲,并利用儒家经典作为掩护,将自己的私心比喻为坚不可摧的岩石和高山。
接着,“遂令青衿子,珠璧人人怀。”表达了统治者通过法度来约束百姓,使得每个人都背负着名义上的枷锁(“青衿子”指的是士人,代指读书人;“珠璧人人怀”则形容每个人都心怀戒备),这也反映了社会的紧张和压抑。
“凿齿井蛙耳,信谓天可弥。”此句出自《庄子》,意在讽刺那些只知其一,不识大体的人。这里用来比喻那些只关心个人小利,不考虑整体和未来的人。
“大道久分裂,破碎日愈离。”这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批判。大道指的是治国安邦的正道,这里说它已经长期被割裂,变得支离破碎,每天都在加剧这种分裂。
“我如终不言,谁悟角与羁。”这里的“角”和“羁”都是束缚的象征。作者感叹自己即使保持沉默,也无人能够理解那些真正被束缚的人的处境。
最后,“吾琴岂得已,昭氏有成亏。”这两句中,“吾琴”指的是诗人的心声或精神寄托,而“昭氏有成亏”则可能是指某种文化传承或学术思想在发展过程中的得失。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和对未来文化发展的深刻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的欲望、法度的束缚、大道的破碎以及个人心声的抒发,展现了苏轼深邃的思想和他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