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常在(cháng zài)的意思:经常在一起、时常在一起
官仪(guān yí)的意思:指官员的仪态、举止或所持的礼仪。
国常(guó cháng)的意思:指国家的常规事务,也表示国家的正常运转。
汉官(hàn guān)的意思:指官员或官府的意思,也可以用来形容官员的身份或地位。
历象(lì xiàng)的意思:指历史上的事实和事件。
喃喃(nán nán)的意思:低声细语,含糊不清地说话。
岂能(qǐ néng)的意思:表示不可能或不能够。常用于反问句或否定句中,用来表达强烈的否定态度。
前日(qián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一天,特指前一天或前几天。
天生(tiān shēng)的意思:与生俱来,天赋的,本性的。
习俗(xí sú)的意思:
◎ 习俗 xísú
[custom;convention] 风俗习惯
文化习俗心醉(xīn zuì)的意思:形容内心深深地陶醉、沉醉。
知人(zhī rén)的意思:了解人的性格和能力,并恰当地安排工作或职位。
忠义(zhōng yì)的意思:忠诚和义气。形容人具有忠诚的品质,对朋友、亲人或国家表现出坚定的信念和奉献精神。
醉汉(zuì hàn)的意思:指喝醉了酒的人,也可指行为举止像醉酒一样的人。
汉官仪(hàn guān yí)的意思:指官吏在担任职务时必须遵守的规范和仪式。
- 鉴赏
这首诗《七砺》是宋末元初诗人郑思肖所作,通过对“忠义”、“道”、“国”、“人心”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忠诚与正义的坚守,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天生忠义性,习俗岂能移。”开篇即点明了忠义之性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后天习俗所能改变的,强调了忠义品质的内在性和不可动摇性。
颔联“道在国常在,我知人不知。”进一步阐述了忠义之道与国家兴衰之间的关系,即使在他人不理解或忽视的情况下,忠义之士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体现了忠诚者的孤独与坚持。
颈联“眼悬尧历象,心醉汉官仪。”以古代帝王的治国理念和礼仪制度为喻,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中的缺失与遗憾。
尾联“前日喃喃者,今谁语及斯。”通过对比,指出曾经那些对忠义之道有所质疑或反对的声音,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被遗忘,只有坚守信念的人仍在默默传承和实践。
整体而言,《七砺》不仅是一首对个人道德品质的颂扬,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世界的执着追求。诗中蕴含的哲理意味深长,是对忠诚、正义与理想主义精神的深情礼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