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天城寺慎淳二王泐石书》
《题天城寺慎淳二王泐石书》全文
清 / 李锴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岣嵝山前石,琅琊台上辞。

漫张它日事,徒启后人疑。

有蓟承东甸,维盘镇左陲。

久徼先帝赏,今结二王知。

日月文藻虫鱼鼎彝

天龙独举丹凤复双仪。

浑全神入,痕深捷势移。

直教金并镂,不惜玉同劙。

秋藓毋侵蚀高云蔽亏

涧增飞白胜,峰扼翠屏危。

子固宁轻命,中郎好奇

定知千载下,争拓寺西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蔽亏(bì kuī)的意思:遮掩亏损,掩盖缺点或错误,以避免损失。

不惜(bù xī)的意思:不计较付出,毫不吝惜

虫鱼(chóng yú)的意思:指微小而无足轻重的事物或人。

翠屏(cuì píng)的意思:形容山色、树木等呈现出翠绿色,景色美丽。

丹凤(dān fè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美丽、出众。

鼎彝(dǐng yí)的意思:指古代的鼎和彝,代表权力和权威。

独举(dú jǔ)的意思:独自出众,超越众人,独一无二。

二王(èr wáng)的意思:指两位有相同或相似能力的人,常用来比喻两个人的才华、能力等相当。

飞白(fēi bái)的意思:指字写得又快又好,字迹飞快无误。

高云(gāo yún)的意思:形容人的志向或抱负高远,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

岣嵝(gǒu lǒu)的意思:形容山峰陡峭高耸。

好奇(hào qí)的意思:对事物产生兴趣,想要了解或探索。

后人(hòu rén)的意思:指后代的人。

浑全(hún quán)的意思:指完整无缺、没有缺陷。

琅琊(láng yá)的意思:琅琊是一个地名,意为美好的地方。在成语中,琅琊常用来形容气势恢宏、壮丽美好的景象。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侵蚀(qīn shí)的意思:指不断侵害、腐蚀、削弱等,使其逐渐受到损害。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它日(tā rì)的意思:指将来的某一天。

天龙(tiān lóng)的意思:指天空中飞翔的龙,比喻人才出众、非凡的能力。

文藻(wén zǎo)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言辞的文采非常出色。

惜玉(xī yù)的意思:珍惜宝贵的东西或人才。

先帝(xiān dì)的意思:指已故的君主或统治者,尤指尊称已去世的帝王。

中郎(zhōng láng)的意思:指受宠爱的官员或被提拔的人。

琅琊台(láng yá tái)的意思:指高耸雄伟的楼台,也用来形容声名显赫的地位或人物。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锴所作的《题天城寺慎淳二王泐石书》。诗中描绘了岣嵝山前的石刻与琅琊台上的辞章,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敬仰。

首联“岣嵝山前石,琅琊台上辞”,以岣嵝山和琅琊台为背景,引出石刻与辞章的主题。岣嵝山与琅琊台都是历史上的文化圣地,此处以山石与辞章象征着古代文化的遗存。

颔联“漫张它日事,徒启后人疑”,表达了对过去之事的追忆与对未来之谜的思考。诗人认为过去的种种行为或许在当时并无明确的意义,但留给后人的却是无尽的疑问与探索。

颈联“有蓟承东甸,维盘镇左陲”,通过地理方位的描述,暗示了历史上的重要地理位置。蓟地与维盘分别位于东方与南方,体现了古代中国疆域的广阔与战略的重要性。

尾联“久徼先帝赏,今结二王知”则将话题转向了历史上的帝王与文化传承。先帝的赏识与二王的了解,象征着文化与历史的延续与传承。

接下来的诗句“日月标文藻,虫鱼继鼎彝”,以日月、文藻、虫鱼、鼎彝等自然与文化元素,进一步描绘了古代文化的丰富与精妙。日月象征时间与永恒,文藻与虫鱼则代表了文学与艺术的创造,鼎彝则是古代礼器的象征,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独特风貌。

“天龙看独举,丹凤复双仪”则运用了神话与象征手法,天龙与丹凤分别代表着力量与祥瑞,独举与双仪则寓意着卓越与和谐,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气浑全神入,痕深捷势移”描绘了石刻艺术的精湛与深邃,气浑全神入强调了艺术家的全身心投入,痕深捷势移则表现了技艺的高超与变化的迅速。

“直教金并镂,不惜玉同劙”表达了对石刻艺术的赞美与尊重,金与玉的并镂与同劙,象征着技艺的极致与材料的珍贵。

“秋藓毋侵蚀,高云或蔽亏”则以自然景象的变迁,隐喻了时间的流逝与文化的传承。秋藓的侵蚀与高云的遮蔽,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涧增飞白胜,峰扼翠屏危”通过山涧与山峰的形象,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险峻,飞白与翠屏分别代表了流动与静谧之美。

“子固宁轻命,中郎剧好奇”引用了古代典故,子固与中郎分别指的是古代的学者与文人,宁轻命与好奇则体现了他们对知识与真理的执着追求。

最后,“定知千载下,争拓寺西碑”表达了对后世的期待与展望,千载之下,人们会继续探索与拓展这座寺庙的碑文,传承与发扬古代的文化遗产。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崇敬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历史、文化以及个人精神追求的思考与感悟。

作者介绍

李锴
朝代:清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猜你喜欢

湖上笋盛出戏作长句

??穿苔玳瑁簪,按行日夜待成林。

养渠百尺干霄气,见我平生及物心。

剩插藩篱忧玉折,豫期风雨听龙吟。

明年又徙囊衣去,谁与平安报好音。

(0)

散步东村

偶从北崦缭东岗,曳杖行歌踏夕阳。

一径入云多鹿迹,数家临水共渔梁。

野风萧瑟知秋早,社酒淋漓喜岁穰。

邻曲不须怜老惫,尚能寻句答年光。

(0)

寓叹

俗心浪自作棼丝,世事元知似弈棋。

旧业萧然归亦乐,馀年至此死何悲。

古人可作将谁慕,造物无心岂汝私。

已决残春故溪去,短蓑垂钓月明时。

(0)

梦游散关渭水之间

平生望眼怯天涯,客里何堪度岁华。

但恨征轮无四角,不愁归路有三叉。

驿窗灯闇传秋柝,关树烟深宿暮鸦。

叱犊老翁头似雪,羡渠生死不离家。

(0)

晚步舍北归

昨日海棠开,今朝燕子来。

偶行沙际去,却傍柳阴回。

酒是治愁药,书为引睡媒。

吾生不乏此,外物信悠哉。

(0)

乾道之初卜居三山今四十年八十有一感事抒怀

乾道之初结草庐,三朝六见纪元初。

年光抛掷虽加倍,生计萧条愈不如。

目暗欲盲停夜课,发残无几怯晨梳。

市声风便犹关耳,未死终当更徙居。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