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洛阳道五首·其一》
《洛阳道五首·其一》全文
南北朝 / 陈叔宝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喧哗邑里遨游洛京

霜枝嫩柳发,水堑薄苔生。

停鞭回去影,驻轴敞前甍。

台上经相识,城下屡逢迎

踟蹰借问,只重未知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遨游(áo yóu)的意思:自由自在地游弋,指自由地行走或旅行。

踟蹰(chí chú)的意思:犹豫不决,迟疑不定

逢迎(féng yíng)的意思:指为了迎合他人的意思而主动去迎合对方的喜好或者要求。

回去(huí qù)的意思:返回原地或原处,离开当前位置或环境

借问(jiè wèn)的意思:用借口问借,实际上是借机询问。

洛京(luò jīng)的意思:洛京是指中国古代的京城洛阳和首都北京。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地方的繁华和重要性。

霜枝(shuāng zhī)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冬天,树枝上结满了霜。

停鞭(tíng biān)的意思:停下马鞭。形容马车或骑马者停止前进。

相识(xiāng shí)的意思:相互认识,互相了解

喧哗(xuān huá)的意思:喧闹吵嚷,声音大而刺耳。

邑里(yì lǐ)的意思:指乡里、故乡。

知名(zhī míng)的意思:广为人知,名声大。

驻轴(zhù zhóu)的意思:指物体固定在轴上,不动或不动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洛阳道上的一段旅程,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沿途的景色与情感。首句“喧哗照邑里”描绘了城市热闹的景象,接着“遨游出洛京”则表达了诗人离开京城的悠然自得。接下来的几句“霜枝嫩柳发,水堑薄苔生”,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展现了季节更替的微妙,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停鞭回去影,驻轴敞前甍”两句,诗人通过自己的行为动作,如停车、驻足,以及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表现了对旅途的留恋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最后,“台上经相识,城下屡逢迎”则可能指的是与某些人的相遇与别离,增加了人情味和故事性。

“踟蹰还借问,只重未知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探索之心,以及在旅途中对新认识的人或事的重视。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细腻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对旅途的独特感悟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

作者介绍
陈叔宝

陈叔宝
朝代:南北朝   字:元秀   生辰:553—604年

陈后主陈叔宝(553年12月或554年1月-604年),字元秀,小字黄奴,陈宣帝陈顼长子,母皇后柳敬言,南北朝时期陈朝最后一位皇帝,582年—589年在位。陈叔宝在位之前,陈宣帝的次子、陈叔宝的弟弟陈叔陵一直有篡位之心,谋划刺杀陈叔宝。后叔陵被杀,叔宝即皇帝位。陈叔宝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
猜你喜欢

题自写菖蒲二首·其一

盆泓浅浅映幽丛,绿发翛翛堕镜中。

潇洒凭谁供拂掠,澹烟微雨及清风。

(0)

澄江八景·其五石湾春霁

春月少晴晴即风,石湾今日好春融。

已怜野水添杯绿,更有杂花开树红。

锦帐移厨人簇簇,银鞍并妓马珑珑。

击壶错按《伊州弄》,句落鸥波浩荡中。

(0)

灵岩寺

千峰秀出青莲宇,下界神龙走风雨。

帝遣灵鳌戴此峰,来作中吴天一柱。

吴王宫雉结浮云,日日西施醉歌舞。

春□馆娃乐未终,敌人隔江尝胆苦。

夜半越师溪上来,翻手繁华化为土。

砚池鸟下咏青蘋,樵路幽香来秋坞。

昔时宝屧响瑶阶,谁信荆榛上修庑。

惟有琴台石,峨峨似苍虎。

吾将炼成金,天高不可补。

飞阁当天开,五湖三江入窗户。

君不见鸱夷子,浮沈两国烟波里。

属镂谗锋固莫辞,耻雪夫差肯知止。

肯知止,今人宁无鼎铛耳!

奈何古之人,九泉呼不起,酒尽苹芜三万里。

(0)

题画

古木槎牙知几年,一丛修竹翠依然。

空山莫道多寥落,自有春风到日边。

(0)

题李息斋画竹·其一

仙客挥毫不可招,绿云犹绕翠蕤飘。

天风吹醒丹渊梦,冉冉青鸾下九霄。

(0)

送杜仲梁东游

野马何决骤,飞云何悠飏。

商岩不足稽此士,又欲东略宋与梁。

青山不知老,白山乃许忙。

菊潭之水清泠渊,野人饮之得长年。

芳醲不买寿,淡泊差可久。

北山峨峨苍翠巅,丹崖石老生紫烟。

灵芝秋杞老霜骨,黄精茯苓饱新斸。

望君崭崭病以癯,酌之食之可以还肤腴。

况有刘荆州、元丹丘,子宁舍之汗漫游。

凉秋佳月酒一杯,送子东下心徘徊。

半山亭前一茅屋,岁寒霜劲君当来。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