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九十八首·其六十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道理(dào li)的意思:指事物的原理、道理或规律,也指正确的观念、见解。
费工(fèi gōng)的意思:费尽力气做工作或努力。
佛法(fó fǎ)的意思:佛教的教法和教义。
工夫(gōng fu)的意思:指时间、精力和努力所花费的工夫。
金毛(jīn máo)的意思:形容人的头发金黄色或毛发丰盈
马师(mǎ shī)的意思:指马术高超的马匹和马师。
妙指(miào zhǐ)的意思:指点妙处,表示指导或启示的智慧。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野狐(yě hú)的意思:指狡猾狡诈的人。
意马(yì mǎ)的意思:形容人的才思敏捷,思维活跃,反应迅速,具有灵活的思维能力。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印肃所作的《颂古九十八首》中的第六十二首。诗中以"妙指闲柴意马师"起句,形象地描绘了一位禅师的手法高妙,犹如巧妙地运用手指引导马车般轻松自如,但若失去正确的方向,即使付出再多努力也会事倍功半。接下来的"失之千里费工夫"表达了偏离正道或理解偏差可能导致的巨大浪费。
诗人进一步指出,佛法并非追求表面技巧或形式,而是深邃的智慧和内心的领悟。"佛法不是这道理"强调了禅修的核心在于内在而非外在的表现。最后一句"拙用金毛作野狐","金毛"可能象征珍贵的佛法,而"野狐"则比喻误解佛法的人,暗示了修行者应当避免误入歧途,以免像野狐般迷失自我。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式地教导人们在修行佛法时要注重实质而非形式,避免因错误的理解而偏离正道。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