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总 持 寺 宋 /程 公 许 息 台 山 上 最 高 峰 ,异 事 相 传 管 氏 童 。檀 幣 昔 嫌 三 窟 撤 回 ,斋 盂 今 喜 十 方 同 。中 宵 急 洒 竹 间 雨 ,万 壑 俄 喧 松 下 风 。欲 记 徽 弦 写 心 事 ,赏 音 唤 起 石 林 翁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高峰(gāo fēng)的意思:高峰指的是山峰的顶端,也引申为事物的巅峰或顶点。
唤起(huàn qǐ)的意思:唤醒、引起、激发
徽弦(huī xián)的意思:形容音乐声音悦耳动听。
起石(qǐ shí)的意思:指用石头或其他物体起床,比喻早起或努力工作。
三窟(sān kū)的意思:指人们生活贫困,居住环境恶劣的地方。
赏音(shǎng yīn)的意思:欣赏音乐声音。
石林(shí lín)的意思:指石头像树林一样聚集在一起的景象,形容石头林立、密集。
十方(shí fāng)的意思: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十个方向,表示广泛、无所不在。
松下(sōng xià)的意思:指高山巍峨,林木茂盛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才辈出、学术发达的地方。
下风(xià fēng)的意思:处于劣势,不占上风。
相传(xiāng chuán)的意思:据传说;根据传统
写心(xiě xīn)的意思:真诚地表达内心的感受
心事(xīn shì)的意思:指内心的烦恼、忧虑或秘密的事情。
异事(yì shì)的意思:
(1).他事;别的事。《礼记·曲礼下》:“輟朝而顾,不有异事,必有异虑。” 陈澔 集说:“异,犹他也。敬心不存,则形诸外,此所以知其有他事他虑也。”《吕氏春秋·上农》:“农不敢行贾,不敢为异事,为害於时也。” 高诱 注:“异犹他也。”
(2).指职司不同。《诗·大雅·板》:“我虽异事,及尔同寮。” 郑玄 笺:“我虽与尔职事异者,乃与女同官。” 晋 陆云 《赠汲郡太守》诗:“念我同僚,悲尔异事。”
(3).不平常的事;特别事件。《韩非子·说难》:“规异事而当,知者揣之外而得之,事泄於外,必以为己也,如此者身危。” 唐 杜牧 《唐故岐阳公主墓志铭》:“郡县闻主且至,杀牛羊大为数百人供具,主至,从不二十人、六七婢,乘驴闒茸,约所至不得肉食,驛吏立门外,舁饭而返……闻於京师,众譁説以为异事。”《红楼梦》第七四回:“ 袭人 因见 晴雯 这样,必有异事,又见这番抄拣,只得自己先出来打开了箱子并匣子,任其搜拣一番。”
(4).奇怪的事;难以理解的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 萧子云 每叹曰:‘吾著《齐书》,勒成一典,文章弘义,自谓可观。唯以笔迹得名,亦异事也。’” 宋 苏轼 《登州海市》诗:“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 清 朱之瑜 《安南供役纪事》:“然初时皆欲杀 瑜 ,后则各相敬爱……向之乘机下石者,咸相惊诧,以为异事。”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 撒旦 诗人之出,殆亦如是,非异事也。”
(5).不同的事。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今之学者,以为文武异事,吾知治文事而已。”中宵(zhōng xiāo)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可以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程公许所作的《题总持寺》,主要描绘了息台山上的景象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首句“息台山上最高峰”点明了地点和环境的高峻,接下来通过“异事相传管氏童”,引入了一个传说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诗人感慨檀币昔时被某人专享,如今则希望众生共享,体现了他的普度众生之愿,“檀币昔嫌三窟擅,斋盂今喜十方同”。
后两句“中宵急洒竹间雨,万壑俄喧松下风”描绘了夜晚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色,雨打竹叶声与山谷松涛声交织,营造出宁静而生动的画面。最后两句“欲记徽弦写心事,赏音唤起石林翁”,表达了诗人借音乐传达内心情感,并期待能引起共鸣,唤起寺中可能的知音——石林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融入神话传说,寓含禅意,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深感悟,以及对和谐共处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