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秉旄(bǐng máo)的意思:秉持旗帜,执掌权柄。
长沙(cháng shā)的意思:指人的性情坚定不移,不易改变。
典午(diǎn wǔ)的意思:指事物达到极点或高峰。
桓桓(huán huán)的意思:形容气势旺盛、精神饱满。
京阙(jīng quē)的意思:指宫殿门楼高大壮丽,也比喻重要的官衙或殿堂。
旧邦(jiù bāng)的意思:指古代国家或朝代的旧都或旧国。
沦没(lún mò)的意思:沦没指事物被淹没或消失不见,也可指个人才能或事物被埋没无法发挥。
旄钺(máo yuè)的意思:旄钺是指古代君主的标志,也代表权力和威严。
明祀(míng sì)的意思:指明察事理,明智能干的人。
强臣(qiáng chén)的意思:指具有强大才能和威望的重要官员。
勤王(qín wáng)的意思:勤奋忠诚地为国家或君主效力,维护国家安定和君主权威。
扫除(sǎo chú)的意思:清除、清理、清扫
上游(shàng yóu)的意思:指河流的上游,也可引申为事物的起始阶段或最高层次。
社稷(shè jì)的意思:社稷是指国家的神明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王师(wáng shī)的意思:指帝王的军队,也泛指强大的军队。
阳九(yáng jiǔ)的意思:指九阳真气,意为阳刚之气。
- 鉴赏
这首明代顾璘的《长沙陶公祠》描绘了一段历史情境。诗中提到“典午厄阳九”,暗指西晋末年的动乱时期,当时皇权衰微,外戚司马氏篡位,国家陷入危难。接着描述了权臣侵犯京城的紧张局势,但并未吓退忠于王室的将士,暗示着国家社稷一度濒临崩溃。
“桓桓长沙公”指的是长沙郡的守护者,这里可能是指东晋名将陶侃,以其英勇著称。他在这个关键时刻,手持军旗,领导军队,尽管个人志向未能完全实现,但已经稳定了局势,保护了国家。“功已安?杌”一句,表达了他对国家安定的贡献,即使他的个人抱负未竟,但其功绩如同稳固的基石。
最后两句,“旧邦仰遗灵,明祀耿无歇”,表达了后人对这位英雄的敬仰和永久的祭祀,他的精神永远被后世铭记,祠堂的祭祀活动持续不断,象征着他的忠诚与英勇被长久地传承。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对人物的赞美,展现了陶侃在动荡时期的忠诚与功绩,以及后人对他的深深怀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己酉九日瓜州次陶靖节己酉九日韵
广陵值佳节,游子欣慨交。
闲情日已适,短发秋自凋。
俯愧鱼龙蛰,仰惭鸿雁高。
落木际遥岸,微云翳曾霄。
岂无沉尊醁,薄慰行路劳。
采菊芳洲上,独酌当金焦。
酣来登远游,怅望柴桑陶。
达人爱重九,从古非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