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忘言岩次谦之韵》
《忘言岩次谦之韵》全文
明 / 王守仁   形式: 古风

意到已忘言,兴剧复忘饭。

坐我此岩中,是谁凿混沌

尼父欲无言,达者窥其本。

此道何古今斯人去则远。

空岩不见人,真成面墙立。

岩深雨不到云归花亦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混沌(hùn dùn)的意思:混沌指的是事物杂乱无章、缺乏秩序的状态,也可以表示混乱、困惑或无序的局面。

见人(jiàn rén)的意思:指人们相互见面,互相交往的情景。

面墙(miàn qiáng)的意思:指人在困境中无法回转,面临绝境。

尼父(ní fù)的意思:指对别人的父亲不敬,不尊重。

墙立(qiáng lì)的意思:指墙壁直立,形容墙壁建得结实牢固。

斯人(sī rén)的意思:指某人的品德、才华、风范等超出常人,令人敬佩和仰慕。

忘言(wàng yán)的意思:指人说话前后不一致,或说话不清楚,无法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

云归(yún guī)的意思:指云雾逐渐散去或消失。

真成(zhēn chéng)的意思:真实地成为,完全成为

鉴赏

这首诗名为《忘言岩次谦之韵》,是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置身于自然之中,与天地万物对话的场景,体现了其对“道”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首句“意到已忘言,兴剧复忘饭”,表达了诗人沉浸在自然美景中的状态,心灵达到了一种超越言语的境界,以至于忘记了表达和进食。接着,“坐我此岩中,是谁凿混沌?”诗人仿佛与天地对话,询问着创造世界的源头,流露出对宇宙奥秘的好奇与思考。

“尼父欲无言,达者窥其本。”引用孔子“无言”的思想,强调了通过直接体验和感悟来理解宇宙真理的重要性。接下来,“此道何古今,斯人去则远。”诗人反思“道”的永恒性,以及人类对它的理解和传承在时间长河中的距离感。

“空岩不见人,真成面墙立。”描述了诗人独自面对自然时的孤独感,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隔阂。最后,“岩深雨不到,云归花亦湿。”以自然景象为喻,表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王守仁对自然、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他在追求“至善”、“致良知”道路上的独到见解。通过与自然的对话,诗人试图寻找人类与宇宙和谐共存的途径,体现了其心学思想的核心——通过内心反省达到与宇宙万物的合一。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朝代:明   字:伯安   号:阳明   生辰: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你喜欢

重题五友五首·其一竹

长日无风亦自清,疏篁况复满秋声。

几回睡醒窗前月,疑是瑶阶佩玉鸣。

(0)

黔阳山中十首·其七

宦情不改读书情,閒爱山林兴致清。

随意时时写佳句,却嫌行处有虚名。

(0)

出汉口五首·其五

人家楼阁枕江烟,江上危樯泊万船。

欲问当年无故老,青山依旧水连天。

(0)

舟中杂兴柬韩克和刘自牧王尚文宋广文十八首·其四

万家城郭通州市,十里帆樯潞水船。

清晓登舻望京国,凤凰楼阁五云边。

(0)

凯旋诗·其六

圣皇除暴在安民,神武由来合至仁。

纳款绥降宽大罚,尽令生育在阳春。

(0)

杂画为师尚书逵赋·其二梅雪金鸡

扶桑浴日梦初醒,天上曾闻送好声。

却爱羽毛成五色,梅花照影雪初晴。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