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
《答》全文
明 / 释函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曾闻大吕与黄钟,莫厌巴歌调不同

雪后木人深话月,墓前石马嘶风

声从隔壁钗环坠,听到无弦山水空。

音响不来吾不往,十方击鼓蓬蓬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同(bù tóng)的意思: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却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不来(bù lái)的意思:不来表示不到、不来参加或不来实现某种行动或结果。

钗环(chāi huán)的意思:比喻夫妻之间的感情和睦,相互扶持,互相依靠。

大吕(dà lǚ)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嘹亮,如大钟声。

歌调(gē diào)的意思:指歌曲的音调或唱腔。

隔壁(gé bì)的意思:指相邻的地方或位置。

击鼓(jī gǔ)的意思:指鼓声响起,表示开始行动或发动攻击。

木人(mù rén)的意思:形容人没有血肉、没有生气,像木头一样僵硬、不灵活。

蓬蓬(péng péng)的意思:形容杂乱、凌乱的样子。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石马(shí mǎ)的意思:指假装成真实的样子,表面上看似如实,实际却虚假。

十方(shí fāng)的意思: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十个方向,表示广泛、无所不在。

嘶风(sī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猛烈,犹如嘶嘶作响的声音。

音响(yīn xiǎng)的意思:指声音高亢、洪亮。

鉴赏

这首诗《答》是明代僧人释函可所作,其风格独特,情感深沉,以声音为线索,构建了一幅生动的听觉画面。

首联“曾闻大吕与黄钟,莫厌巴歌调不同”,诗人以“大吕”和“黄钟”比喻高雅的音乐,而“巴歌”则是民间通俗之音。这里表达了对不同音乐风格的尊重与欣赏,不因高低贵贱而有所偏爱,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包容的态度。

颔联“雪后木人深话月,墓前石马乱嘶风”,描绘了雪夜中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雪后的寂静与木人的对话,以及墓前石马在风中的嘶鸣,构成了一种既孤独又富有诗意的氛围。通过自然界的声响,诗人巧妙地传达出时间流逝、生命轮回的主题。

颈联“声从隔壁钗环坠,听到无弦山水空”,进一步深化了声音与情感的联系。声音仿佛从邻近的钗环中传来,虽无实际乐器,却能感受到山水间的空灵与宁静。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敏锐的听觉感受,也暗示了心灵深处的共鸣与超脱。

尾联“音响不来吾不往,十方击鼓自蓬蓬”,表达了诗人对于声音与心灵互动的理解。即使外界的声音不再,他也能在内心深处找到共鸣,如同十方的鼓声,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节奏始终如一。这不仅是对声音艺术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深刻探索的体现。

整首诗通过声音的描绘,构建了一个超越物质世界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心灵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不同文化、不同声音的尊重与理解。

作者介绍

释函可
朝代:明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郴江百咏并序·东山

藜杖芒鞋过水东,红裙寂寞酒樽空。
郡人见我应相笑,不似山公与谢公。

(0)

郴江百咏并序·飞仙桥

櫃中飞出过辽天,楼上归来又几年。
云物已閒松已老,芝田依旧在桥边。

(0)

郴江百咏并序·寒泉

春欲为霜夏欲冰,一山寒气逼人清。
应知炎冷难同处,甘与汤泉各自生。

(0)

郴江百咏并序·开福寺

郴江东畔小禅林,谁见当年地布金。
夜磬一敲僧定出,水声东去月西沉。

(0)

郴江百咏并序·会胜寺

灵寿山前古梵宫,粥鱼斋鼓白云中。
衲僧若会蒙泉意,竟与曹溪一径通。

(0)

郴江百咏并序·开利寺

修篁乔木水西涯,古屋颓垣达磨家。
持钵但闻僧乞供,杜门不为客烹茶。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