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同(bù tóng)的意思: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却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不来(bù lái)的意思:不来表示不到、不来参加或不来实现某种行动或结果。
钗环(chāi huán)的意思:比喻夫妻之间的感情和睦,相互扶持,互相依靠。
大吕(dà lǚ)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嘹亮,如大钟声。
歌调(gē diào)的意思:指歌曲的音调或唱腔。
隔壁(gé bì)的意思:指相邻的地方或位置。
击鼓(jī gǔ)的意思:指鼓声响起,表示开始行动或发动攻击。
木人(mù rén)的意思:形容人没有血肉、没有生气,像木头一样僵硬、不灵活。
蓬蓬(péng péng)的意思:形容杂乱、凌乱的样子。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石马(shí mǎ)的意思:指假装成真实的样子,表面上看似如实,实际却虚假。
十方(shí fāng)的意思: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十个方向,表示广泛、无所不在。
嘶风(sī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猛烈,犹如嘶嘶作响的声音。
音响(yīn xiǎng)的意思:指声音高亢、洪亮。
- 鉴赏
这首诗《答》是明代僧人释函可所作,其风格独特,情感深沉,以声音为线索,构建了一幅生动的听觉画面。
首联“曾闻大吕与黄钟,莫厌巴歌调不同”,诗人以“大吕”和“黄钟”比喻高雅的音乐,而“巴歌”则是民间通俗之音。这里表达了对不同音乐风格的尊重与欣赏,不因高低贵贱而有所偏爱,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包容的态度。
颔联“雪后木人深话月,墓前石马乱嘶风”,描绘了雪夜中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雪后的寂静与木人的对话,以及墓前石马在风中的嘶鸣,构成了一种既孤独又富有诗意的氛围。通过自然界的声响,诗人巧妙地传达出时间流逝、生命轮回的主题。
颈联“声从隔壁钗环坠,听到无弦山水空”,进一步深化了声音与情感的联系。声音仿佛从邻近的钗环中传来,虽无实际乐器,却能感受到山水间的空灵与宁静。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敏锐的听觉感受,也暗示了心灵深处的共鸣与超脱。
尾联“音响不来吾不往,十方击鼓自蓬蓬”,表达了诗人对于声音与心灵互动的理解。即使外界的声音不再,他也能在内心深处找到共鸣,如同十方的鼓声,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节奏始终如一。这不仅是对声音艺术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深刻探索的体现。
整首诗通过声音的描绘,构建了一个超越物质世界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心灵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不同文化、不同声音的尊重与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