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窗帘(chuāng lián)的意思:窗帘是用来遮挡窗户的装饰物,也可以指代遮挡真相或隐藏事实的行为。
对时(duì shí)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钟表的时间显示完全一致。
分颁(fēn bān)的意思:分别颁布或分发。
凤纪(fèng jì)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象征吉祥、幸福和繁荣。
旰食(gàn shí)的意思:指因饥饿而无法进食,或因某种原因而不能进食。
干誉(gān yù)的意思:指以实际行动或实际成果来赢得声誉和荣誉。
柳絮(liǔ xù)的意思:柳絮指的是柳树开花后飞舞的细小棉絮,比喻言语或文字飘忽不定,难以捉摸,也形容人的情绪或行为反复无常。
民风(mín fēng)的意思:指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的人们的思想、行为、习俗、风尚等的总和。
暮春(mù chūn)的意思:指春季接近尾声的时期。
曙光(shǔ guāng)的意思:指黎明时分的第一缕阳光,也比喻事物发生变化的前兆。
体仁(tǐ rén)的意思:体会仁爱之心,具备同情和关怀他人的品质。
听政(tīng zhèng)的意思:指君主因年幼或无能而由大臣代理行使政权。
宵衣(xiāo yī)的意思:指夜晚穿的衣服,比喻虚有其表,外表光鲜而内在空虚的现象。
雨旸(yǔ yáng)的意思:形容雨水连绵不断,持续不停。
宵衣旰食(xiāo yī hàn shí)的意思:形容日夜奔波,连衣食也顾不上。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胤禛皇帝所作,题为《暮春有感》。诗中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象,窗帘轻卷,曙光初照,柳絮飘飞,榆钱纷落,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末画卷。然而,诗人并未沉醉于这美好的自然风光之中,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为深远的政治与民生议题。
“听政每忘花月好,对时惟望雨旸匀。”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处理政务时的专注与忘我,即使在赏心悦目的花月之夜,也难以割舍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他渴望能够适时地调和风雨,确保百姓生活稳定,体现了其作为君主的责任与担当。
接着,“宵衣旰食非干誉,夕惕朝乾自体仁。”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勤勉与正直。他不追求个人名誉,而是以昼夜不息的工作来体现仁德之心,展现出一个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形象。
最后,“凤纪分颁虽七度,民风深愧未能淳。”诗人回顾了自己执政期间的政策与措施,虽然已经实施了多次改革,但对改善民风民俗仍感到深深的愧疚。这反映了他对治理效果的自我反思与追求更高境界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刻的自我反省,展现了清朝一位帝王对于国家治理的深思熟虑与对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张谦父往潭州
八卦重来梦一周,人生更得几年浮。
看君矍铄犹堪展,似我龙钟只合休。
淮广早供词峡兴,湖湘留与鬓霜游。
还乡试问同庚客,剩有头颅话旧否。
岁晚朱叔清楼上谈诗话佛饮酒听琴作
岁晚家何处,因循未得归。
本无愁可遣,宁有佛堪依。
翁子谈佳句,郎君抚妙徽。
剔灯聊共醉,明日又分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