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空无相四首·其一》
《挽空无相四首·其一》全文
元 / 蓝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避名野老危行托狂僧。

蹈海今日,寻山住上层

黄龙持钝斧,雪峤拨残灯

自了雄志居然大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避名(bì míng)的意思:避免被人知晓真实姓名或身份。

残灯(cán dēng)的意思:指接近熄灭的灯火,比喻事物接近结束或即将消亡。

大乘(dà chéng)的意思:佛教中指佛陀所传授的教法,也泛指广大众生修行的道路。

蹈海(dǎo hǎi)的意思:勇敢地冒险或毅然决然地迎接困难。

居然(jū rán)的意思:表示事情出乎意料、超乎想象,常常带有一定的惊讶、不可思议的意味。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上层(shàng céng)的意思:指社会中地位高、权力大的人群或阶层。

危行(wēi xíng)的意思:指进行危险的行动或冒险的事情。

雄志(xióng zhì)的意思:雄志指的是雄心勃勃、志向远大的意思。

野老(yě lǎo)的意思:指智慧、经验丰富的老人。

英雄(yīng xióng)的意思:指勇敢、有胆识、有才干的人。

自了(zì le)的意思:自己了结,自行了断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蓝仁所作的《挽空无相四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避世隐居、寻求精神寄托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首句“避名依野老”描绘了诗人选择远离尘嚣,依靠乡村老人的智慧和经验来隐匿自我;“危行托狂僧”则暗示了诗人通过与狂放的僧人交往,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后两句“蹈海非今日,寻山住上层”进一步表达了诗人放弃世俗追求,选择登山隐居的决心,暗示着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抉择。诗人以“黄龙持钝斧”象征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仍坚韧不拔的精神,而“雪峤拨残灯”则寓言在艰难的环境中坚守信念,照亮前行之路。

最后两句“自了英雄志,居然契大乘”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以“英雄志”自许,表示要通过修行达到自我解脱,与佛教的大乘教义相契合,体现出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执着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蓝仁在动荡时代中寻求内心宁静与精神归宿的深沉思考,以及他对个人志向和信仰的坚定践行。

作者介绍

蓝仁
朝代:元   籍贯: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   生辰:1315-?

蓝仁(1315-?)字静之,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蓝仁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猜你喜欢

胥江同王佥宪送黄宗伯归天台舟中命酒剧谈至尹山寺为别一首

胥江饯别生霞早,尹寺催程落景微。

谈向故人珠尽吐,杯临寒绪玉频挥。

风烟岐路难分手,鱼水君臣可拂衣。

南下总随鸿雁影,寸心应绕凤楼飞。

(0)

雪后遣兴二首·其一

玄冬素雪洒江天,谁识袁生一室眠。

农谷已忧成歉岁,林花空复兆丰年。

青云抗志谁堪傍,白首为歌秪自妍。

冻馁妻孥颜色好,典衣惭汝缺金钱。

(0)

淮阴谒漂母祠一首

曩昔淮滨母,王孙一饭将。

鉴如君子哲,义有大贤方。

溪壑哀龙浅,风云感凤骧。

千金终以赠,寸念本难忘。

草泽怜谁解,英雄困乃常。

漂亭馀落日,楚剑失秋霜。

墓与黄尘古,祠同绿水长。

悯穷人口播,报德简书光。

慷慨参遗像,清酤荐紫芳。

(0)

宴俞光禄宅飨自毙象脯闻侍朝仪五十馀载矣二首·其一

南越当时献,充庭五十年。

天房叨上豢,龙陛杂多贤。

徒毙空瑶象,为珍秪御筵。

如何髦约美,传向草茅边。

(0)

紫芝行寄孙一元一首

孙子具清觞,邀我坐秋日。

幽庭青葱桐树枝,翠华凉风转萧瑟。

酒酣浩歌情益欢,紫芝煌煌携我观。

樽前空馀再三把,霞色云枝屡欲餐。

岧岧五岳龙茎长,飘飘不久萝衣往。

鹿皮之子谐我心,静掇灵柯发孤想。

朱颜俯仰玄鬓消,坐忆丹丘骖凤镳。

琼篇昔谢茅君授,他日相思弱水遥。

(0)

效陶渊明读山海经二十四首·其十一

汤汤复沸沸,是谓玉膏源。

黄帝食□□,登龙巳孤骞。

周游丹木上,道成笑不言。

焉得餐黄华,使我清心魂。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