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阵(bā zhèn)的意思:指古代军队布阵时使用的八种阵法,也泛指各种布局有序的陈设。
碧草(bì cǎo)的意思:形容草地绿得非常鲜艳。
波浪(bō l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起伏不定、连续不断的状况。
陈迹(chén jì)的意思:指已经过去的事物或迹象。
出师(chū shī)的意思:指军队出发或学生离开师傅去实际应用所学知识。
鼎足(dǐng zú)的意思:形容三者势均力敌,互不相让。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黄鹂(huáng lí)的意思:形容人的口才好,能言善辩。
火井(huǒ jǐng)的意思:指火焰突然从井中喷出来,形容突发的事情或意外的情况。
降幡(jiàng fān)的意思:指敌军投降,放下战旗,表示战争结束。
金石(jīn shí)的意思:指坚固不可动摇的事物,也比喻极其珍贵的东西。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落星(luò xīng)的意思:形容事物的光彩消失或失去辉煌。
蛮江(mán jiāng)的意思:形容江水湍急、奔腾激烈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人的气势猛烈。
千寻(qiān xún)的意思:形容道路曲折、蜿蜒盘旋。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三分(sān fēn)的意思:指将事物或情况分为三个部分,表示平分或分配。
上将(shàng jiàng)的意思:指军队中最高的军衔,也指在某一领域或行业中地位最高的人。
神笔(shén bǐ)的意思:指写作、绘画或创作出色、超凡脱俗的才能。
丞相(chéng xiàng)的意思:指古代官职,丞相是宰相的别称,为君主辅佐国政的高级官员。也用来比喻辅佐君主的得力助手或重要顾问。
祠堂(cí táng)的意思:祠堂是指供奉祖先或先贤的庙宇。
为许(wéi xǔ)的意思:为了某种目的或目标而努力奋斗。
闻达(wén dá)的意思:指人的名声和声誉在社会上得到广泛传播和认可。
衔璧(xián bì)的意思:形容人的能力、才华、品德等非常出众。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先君(xiān jūn)的意思:指先祖、祖先。
一片(yī piàn)的意思: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景下的整体一致或一片景象。
殷盘(yīn pán)的意思:指铺满了食物的盘子,比喻丰盛的饭食或宴会。
荧荧(yíng yíng)的意思:形容光亮的样子,闪烁不定的光芒。
荧火(yíng huǒ)的意思:指微弱的光亮或希望。
瘴雨(zhàng yǔ)的意思:指瘴疠流行的时候下的雨,也用来形容灾难连绵不断。
阵图(zhèn tú)的意思:指用兵法布置的战斗阵势图,也可比喻一种有条理、有规划的安排或部署。
周诰(zhōu gào)的意思:周诰是一个古代的成语,指的是古代周朝君王向臣下发出的诏令或命令。
八阵图(bā zhèn tú)的意思:八阵图是指古代军事上的战术阵型,也用来比喻困境或陷阱。
不求闻达(bù qiú wén dá)的意思:不追求名利,不求出名。
鼎足三分(dǐng zú sān fēn)的意思:指力量、地位或影响力相当,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 鉴赏
这首《百字令》由清代诗人曹贞吉所作,其内容深沉,情感丰富,通过对诸葛亮生平事迹的追忆,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切缅怀与敬仰。
开篇“出师二表,与殷盘周诰,同铭金石”,以诸葛亮的两篇《出师表》与古代圣王的诏令相提并论,凸显了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接着“臣本不求闻达者,为许先君破贼”一句,揭示了诸葛亮淡泊名利、一心为国的高尚品质,他之所以参与军事行动,是为了报答先君之恩,体现了其忠诚与责任感。
“瘴雨蛮江,秋风渭水,上将挥神笔”描绘了诸葛亮南征北战的艰辛历程,以及他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形象。“落星如斗,荧荧火井将熄”则寓指诸葛亮的智慧如同星辰般璀璨,但最终却像即将熄灭的灯火,暗示了他生命的终结。
“今日丞相祠堂,黄鹂碧草,俯仰悲陈迹”一句,将读者带入到诸葛亮祠堂的场景中,通过黄鹂的鸣叫和碧草的绿意,营造出一种哀而不伤的氛围,表达了后人对诸葛亮功绩的怀念与感慨。
“八阵图边波浪涌,似恨谯周鬻国。一片降幡,千寻铁锁,鼎足三分失”这一段,通过描述八阵图的壮观景象和三国鼎立的局势变化,展现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和对国家统一的贡献。同时,也暗含了对谯周背叛蜀汉的批评,强调了忠诚与背叛之间的鲜明对比。
最后,“先生已矣,何能亲见衔璧”表达了对诸葛亮英年早逝的遗憾,以及对其未能亲眼见证国家统一的惋惜之情,流露出深深的悲痛与怀念。
整体而言,《百字令》通过对诸葛亮一生的回顾,不仅赞颂了他的卓越成就和高尚品德,也寄托了后人对其深深的敬仰与怀念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